禹潴宕元气,浮客哀吟清。
洞庭发湓浦,崩波愁兼程。
若华夕阴裣,封楚归云征。
秋霜脆荣木,暮景革韶龄。
三洲闻鲍扎,九派验桑经。
琴高翔赤鲤,江妃翳瑶英。
荧台光爌朗,气閤幻洪溟。
鱼鳖纷有化,吾生独何营。

泛彭蠡

禹潴宕元气,浮客哀吟清。

洞庭发湓浦,崩波愁兼程。

若华夕阴裣,封楚归云征。

秋霜脆荣木,暮景革韶龄。

三洲闻鲍扎,九派验桑经。

琴高翔赤鲤,江妃翳瑶英。

荧台光爌朗,气閤幻洪溟。

鱼鳖纷有化,吾生独何营。

【注释】

  1. 泛彭蠡:指泛舟于彭蠡湖。彭蠡即今江西省鄱阳县境的大湖。
  2. 禹潴:大禹治水时所筑之陂。宕:通“荡”,荡涤。元气:天地间清纯之气。
  3. 浮客:漂泊的旅客。哀吟:悲叹。清:清澈的水声。
  4. 湓浦: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崩波:急湍的波浪。愁兼程:旅途中因波浪而忧心忡忡。
  5. 若华:荷花的美称。夕阴裣(yin jin):《诗经》篇名,《小雅·六月》中的一篇。这里指荷花傍晚开放的景象。
  6. 封楚:楚国的都城。归云:归向云端。这里指日暮时云彩归聚于山巅的景象。
  7. 秋霜:秋露凝结成霜。脆荣木:凋零了的树木。
  8. 暮景:傍晚的景色。革韶龄:《易经》上说:“革卦为秋,其象为山,其义为老。”意思是说秋季是衰老的象征,这里指秋天的景色令人感慨。
  9. 三洲:指长江中下游地区。鲍扎:屈原作品《离骚》中的人物,这里指屈原。
  10.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桑经:《庄子》一书,其中有《逍遥游》等篇章。
  11. 琴高:传说中的仙人。《史记·封禅书》:“琴高者,故唐蒙也,鼓一琴,歌一言,亡所投其弦,帝欣然起舞曰:‘寡人愿以身居处琴高之国’。”这里指代传说中的仙人。
  12. 江妃:指江上的仙女,这里泛指神仙们。翳:遮蔽的意思。瑶英:美玉或花蕊之类。这里指仙人们采摘的瑶草之类的仙药。
  13. 荧台: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天上的宫殿。光爌朗:光明灿烂的样子,形容星光照耀。
  14. 气阁:云雾缭绕,气势雄伟的样子。洪溟:广大无边。这里指天空。
  15. 鱼鳖:鱼类、鳖类。这里指江河湖泊中的动物。纷有化:纷纷变化。
  16. 吾生:我的一生。独何营:为何要如此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泛舟彭蠡湖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感慨和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首联“禹潴宕元气,浮客哀吟清”描述了大禹治水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作为旅人在湖上感受的清新空气。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又展示了他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颔联“洞庭发湓浦,崩波愁兼程”承接上联而来,描绘出洞庭湖与湓浦之间的浩渺水域,以及急流勇进的波浪带来的忧愁。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将自然景观和诗人的心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颈联“若华夕阴裣,封楚归云征”则进一步拓展了前两联的内容,以荷花傍晚开放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归云象征神仙的降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深思考。
    尾联“秋霜脆荣木,暮景革韶龄”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和生命的衰老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同时,这也体现了他超脱物外、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