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看瑞雪,况在莫愁家。
彼美临芳树,先春见落花。
凝情符皦日,盈手思瑶华。
欲偶幽兰曲,同心怅有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注意不要有遗漏。
【译文】
祈年县看到瑞雪,况在莫愁家的旁边。
那美好的芳树,先于春天看见落花。
凝情注视着皎洁的太阳,满手捧着瑶华。
想要与幽兰合曲调,心中惆怅却无侣伴。
【注释】
①祈年:汉代县名,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②瑞:吉祥的预兆。
③况:何况,更。
④莫愁:东汉人。姓卢,家住安定(今甘肃泾川)。因父亲早死,寄居河南洛阳。后嫁为汉成帝皇后,称“莫愁”。
⑤彼美:指美好的景物。
⑥临:靠近。
⑦符: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属东方青龙七宿。
⑧皦:明亮。
⑨盈:满。
⑩欲:将要。
⑪同心:双心相印的意思。《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⑫怅:怅惘,失意。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作。诗人借咏雪以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全诗构思新颖,意境清幽,富有真情实感,是咏物诗中难得的佳构。
首联写景。“祈年”是汉代县名,故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看瑞雪”,说明天气寒冷。“况在莫愁家”,说明此地正是寒冬腊月,而“况”字又含有加倍之意,可见其气候之寒;同时,又暗寓出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之情。
颔联写景。“彼美”二句,写雪景之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美丽的花草树木,比春日还要先见到雪花飘落。“彼美”,指美好的景物。“临芳树”,即靠近芳树。“先春见落花”,是说它比春天还更早地看见雪花飘落。“临”,接近的意思。“芳树”,这里指花草树木,也泛指树木。“先春见落花”,“见”字是看见的意思。“先”字写出了这种景物比一般景物更加可爱的特点,突出了诗人对此美景的喜爱。
颈联写情。“凝情”二句,写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凝视和欣赏。“凝”,凝望。“皦”,明亮的样子。“盈手思瑶华”,意思是说,诗人满手捧着琼玉一般的雪花,不禁想起了远方故乡的瑶草仙花。“盈手”,满手,双手捧满了。“思瑶华”,思念着瑶草仙花。“瑶华”,指美玉一样的花朵。这里的“思”字,既表示了诗人对于眼前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也表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渴望之情。
写诗人的感慨。“欲偶幽兰曲”,意思是说,想要与幽兰合奏一曲。“同心怅有遐”,意思是说,心中惆怅却无侣伴。诗人通过“同”字和“怅”字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之感。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写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之情来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