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臣汉廷出,邸第魏王开。
地即清漳郡,人同邺下才。
月中游桂苑,风里宴兰台。
宣室如相访,长沙去复来。
【注释】
- 词臣:诗人。汉廷:指汉廷,即朝廷。2. 邸第魏王:魏王,即曹魏的开国皇帝曹操。曹操是曹魏的奠基人,他的后代子孙也被封为魏王。3. 清漳郡:地名,在今河北省境内。4. 邺下才: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临漳县西。邺下,即指邺城。5. 桂苑:月中的桂花树丛。6. 兰台:风中的兰花树。7. 宣室:汉代宫殿名,位于洛阳城内。相访:指皇帝召见。8. 长沙:指刘长,字长沙。9. 复来:再次来到。
【赏析】
送戴长史
词臣汉廷出,邸第魏王开。
地即清漳郡,人同邺下才。
月中游桂苑,风里宴兰台。
宣室如相访,长沙去复来。
这是一首饯别诗,描写了作者与长史分别时的情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词臣汉廷出”,意思是说,这位长史是从汉朝辞官后来到这里的。这里的“词臣”,可以理解为文人雅士或官员。而“汉廷”则是指汉朝的朝廷,也就是皇帝所在的皇宫。这里的“词臣汉廷出”,可能是在暗示长史是一位有学问、有才情的人,他曾经在汉朝的朝廷中担任过官职,现在来到了这个朝代。这里的“出”,可以理解为离开、离开朝廷的意思。
次句“邸第魏王开”,意思是说,这位长史是在魏王的府邸中居住的。这里的“魏王”,是指曹操的儿子曹植。曹植是魏国的开国功臣,他的后代也被封为魏国的王。这里的“开”,可以理解为打开、开放的意思。
第三句“地即清漳郡,人同邺下才”,意思是说,这个地方就是清漳郡,这里的人就像邺城的贤才一样。这里的“清漳郡”是指一个地名,而“邺下才”则是指邺城的贤才。这里的“地即”,可以理解为就是、属于的意思。而“清漳郡”,则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境内。
第四句“月中游桂苑,风里宴兰台”,意思是说,他们在月亮下游玩桂花树丛,在清风中宴请兰花树。这里的“桂苑”,是指月中的桂花树丛,而“兰台”则是指风中的兰花树。这里的“游”,可以理解为游览、游玩的意思。而“宴”,则是指宴请、宴会的意思。
第五句“宣室如相访,长沙去复来”,意思是说,如果皇帝召见了他们,他们会像刘长一样再次来到京城。这里的“宣室”,是指皇帝的宫殿,也就是皇宫。这里的“相访”,可以理解为被召唤、被邀请的意思。而“长沙”,则是指刘长,他是作者的朋友和知己,也是一位有才能的人。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史的离去和他们的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怀念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