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开秋宴,更衣坐晚凉。
云霄降帝子,词赋接仙郎。
月写蛾眉色,风传玉佩香。
惭君有妍唱,欲报不成章。
七夕集廷献宅
秉烛开秋宴, 更衣坐晚凉。
云霄降帝子, 词赋接仙郎。
月写蛾眉色, 风传玉佩香。
惭君有妍唱, 欲报不成章。
注释:
- 秉烛开秋宴:手持蜡烛,开启了秋天的宴会。
- 更衣坐晚凉:更换衣服,在凉爽的夜晚中坐着。
- 云霄降帝子:如同从云端降临的帝王之子。
- 词赋接仙郎:以文才与神仙般的人物相提并论。
- 月写蛾眉色:月亮映照出蛾眉般的美丽,即月亮的美丽让人联想到美丽的眉毛。
- 风传玉佩香:微风吹过,传递着玉佩散发出的香气。
- 惭君有妍唱:惭愧你有着美妙的歌声。
- 欲报不成章:想要回报却无法完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之夜宴会的诗。首句“秉烛开秋宴”,点明了这是一个庆祝秋天到来的盛大宴会,人们手持蜡烛,点亮了整个宴会的气氛。颔联“更衣坐晚凉”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中换衣服、享受凉爽夜晚的惬意情景。
颈联“云霄降帝子,词赋接仙郎”则将诗人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自己就是从云霄之中降落的帝王之子,与那些文采斐然、才华横溢的人物相比肩。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尾联“月写蛾眉色,风传玉佩香”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拓展,月光如画,勾勒出了美女的容颜;清风徐来,带着玉佩的香气飘散在空中。这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嗅觉上的享受,使得整个宴会显得更加浪漫迷人。最后一句“惭君有妍唱,欲报不成章”,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他羡慕对方能够如此出色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但自己却难以做到如此完美。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也展现了他对他人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