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台台上十五柏,一一皆抱梁栋姿。
自应生长得元气,更当培植需良期。
孔明庙前今在否,才大空闻少陵语。
何如此木生中原,万牛不用可立取。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东平行台十五柏” - 描述的是位于东部的行台上种有十五棵柏树。
  • “柏”:柏树,常绿乔木。
  1. “行台台上十五柏,一一皆抱梁栋姿” - 行台上的每一棵柏树都像是抱住了梁和栋一样,形容其枝叶繁茂。

  2. “自应生长得元气” - 这些柏树应该生长得非常旺盛,得到了大自然的“元气”滋养。

  • “自应”:自然应该,意味着柏树的生长是自然而然的。
  • “元气”:这里比喻生机、活力。
  1. “更当培植需良期” - 除了得到自然的滋养外,还需要精心的培养和管理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 “良期”:好的时机或条件,指培养和管理的适当时机。
  1. “孔明庙前今在否,才大空闻少陵语” - 提到诸葛亮庙前的柏树,现在是否还在,但只有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
  • “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 “少陵”: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语”:此处可能指言语、评论,但结合上下文可能是提问。
  1. “何如此木生中原,万牛不用可立取” - 这些柏树生长在中原大地,即使不用很多牛来搬运它们,也很容易就能取下来。
  • “何如此木”:为何有这样的树木。
  • “生中原”:生长在中原地区。
  • “万牛不用可立取”:形容这些树木数量众多,即使不用很多牛也能轻松获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柏树生命力和坚韧性的赞美。首句直接点出柏树的数量,强调其数量之多。第二句则描绘了柏树的壮观景象,枝叶茂盛,仿佛拥抱着梁栋一般。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柏树生长的自然和旺盛,仿佛获得了大自然的精华。第四句则转向对人为努力的思考,提醒人们不仅要依赖自然,还要进行适当的培养和照顾。最后两句通过提及孔明庙前的柏树以及它们的易取性,再次强调了柏树的生命力和坚韧性。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柏树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