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风起浪如山,驿路红尘几往还。
三十年前回首处,烟蓑依旧钓矶闲。

绝句四首其三

长江风起浪如山,驿路红尘几往还。

三十年前回首处,烟蓑依旧钓矶闲。

诗句释义:

  • 长江风起浪如山:这句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大风激起的海浪如同高山一般,壮观而震撼。

  • 驿路红尘几往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感慨,通过描述行人络绎不绝的驿道,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忙与喧嚣。

  • 三十年前回首处:诗人回忆过去三十年前的某个地方或情境,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带来的感慨。

  • 烟蓑依旧钓矶闲:最后一句,“烟蓑”指的是渔民在烟雾中穿行的身影,而“钓矶”则是指钓鱼的地点。整句诗意在表达无论经历了多少岁月的变迁,那份宁静与闲适始终不变,仿佛时间从未改变过他追求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初衷。

    译文:

    长江的大风掀起巨浪,仿佛山一样汹涌澎湃;来往匆匆的人世间,我已在这驿路上往返多年。
    回望三十年前那个地方,烟雾中的渔夫依然在那里垂钓,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悠闲。

    赏析:

    此诗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开篇,用“长江风起浪如山”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江河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困难的态度——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通过描述人世间的往来奔波,反映出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常常感到的孤独与疲惫,从而引发读者对现代快节奏生活压力的思考。

紧接着,诗中转而描绘了一位老渔夫的形象,这位渔夫在烟雾缭绕的江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享受着那份宁静与闲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对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每个人内心对于平和、简单生活的追求。

通过“三十年前回首处”与“烟蓑依旧钓矶闲”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及对未来的展望。这种怀旧与前瞻的结合,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引导读者思考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整体而言,此诗以其生动的画面、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杜甫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