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许孤忠结主知,居官宁肯论安危。
平反不愧张廷尉,三黜何惭柳士师。
已向一身中道立,更看千古大名垂。
到家莫废韦编业,伊洛高踪尚可追。
古诗文网
自许孤忠结主知,居官宁肯论安危。
平反不愧张廷尉,三黜何惭柳士师。
已向一身中道立,更看千古大名垂。
到家莫废韦编业,伊洛高踪尚可追。
古诗文网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古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表现的意境,态度和作者的情感等多个角度来考核,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的理解。重点把握诗句的内容要点,逐项分析。 (1) “客居连市井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关键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连日对秋雨”中的“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贯穿于整首诗中。“客思何”,诗人在连绵不断的秋雨中,感到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和亲人,这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泥涂宁出户”,雨水浸湿了道路,出门已不可能;“流潦欲成河”,积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出行更加困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满平阴: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平阴地区,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秋声处处砧:秋天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如捣衣声等。 3. 离筵对衰草:离别的宴会上面对的是枯萎的草地。 4. 别路绕疏林:离别的路上围绕着稀疏的树林。 5. 白日青霄迥: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太阳高挂于高空。 6. 红云紫极深:描绘了天空中美丽的晚霞。 7. 此行应得意:表示此次出行将会有所成就。 8.
诗句释义: 1. 良夜对床宿 - 描述在夜晚与周司训共寝的情景。 2. 清晨送子行 - 早晨,作者为儿子送行。 3. 西郊雨新霁 - 描述天气晴朗,刚刚下过雨。 4. 古道马频鸣 - 古道上,马儿不断鸣叫。 5. 执手别时话 - 在分别的时刻,两人紧握双手,交谈几句。 6. 挥鞭独往情 - 挥动马鞭,表示自己独自离去的哀伤情感。 7. 相思杳难极 - 思念之情深远无边,难以达到尽头。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整体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手法,最后结合主旨进行赏评。 “密雨洒如丝”,这两句是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密雨细密如丝的画面。“密雨洒如丝”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密集的特点,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为下一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凉风散漫吹”,这一句是写情
久雨遣怀六首 其四 泥泞不可出,茅斋静坐时。 怀贤寻往传,课子诵新诗。 近悟柔为胜,深知巧是非。 雨声杂凉吹,萧飒发清机。 译文: 在连绵的雨中,我无法出门,只能在茅屋中静静地坐着。 我怀念贤人,寻找他们的遗训,教导孩子们诵读新的诗歌。 最近我明白了柔和胜过刚强的道理,也明白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雨声夹杂着凉风,令人感觉清爽舒适,仿佛有一股清新的力量在涌动。 赏析: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二:“久雨”是说天气持续下雨,“遣怀”是说抒发内心的愁绪。“六首”是这首诗的标题,共六首,这是第二首。“常苦雨”是说秋天的天气经常下雨,天气总是阴沉。“风气早生寒”是说这种阴冷的天气很快就产生了寒冷的感觉。“小鸟投林急”,是说小鸟儿急忙飞回树林,因为天冷了,它们需要找温暖的地方躲避寒冷。“高鸿下食难”是说大雁们因为天气寒冷,食物稀少,所以很难找到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所涉及的选项来判断正误。本诗为陈广文见访时所做。首联“爱客情何厚,肩舆到所居”,是说诗人十分喜爱客人,于是用车把客人拉到了自己家。颈联“樽醪携腊蚁,盘错间春鱼”,写诗人设酒招待客人。尾联“剧谈移永昼,未儗促归途”,写诗人与客人谈得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不想早些回家。 【答案】 ①“爱客”指喜欢结交朋友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六: 长久的雨天让人感到忧愁,我坐在小窗前倾听雨声。灯光的影子照在孤独地吟诵上。谁能理解无边无际的道理?元同不外乎我的心。客居的心情澄净了夜的气,檐下的水流滴出清美的音韵。诗作完成之后没有人再和,思绪悠远思念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在久雨中的感慨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自听雨,灯影、孤吟、无边道、元同心等词句,都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后四句写诗人在雨中吟诗
【译文】 在客居中度过了许多年,交游日渐新,我自愧不如。 名浮真自惭愧,知少不生嗔。 大道终非外,微言总是真。 悠然无所竞,转觉快心神。 【注释】 谩成:空成。谩,空;成,作诗。 客里:指客居。 经年久:经过长时间。 交游:结交朋友。日新:日新月异。 名浮:名声浮动。 真:真实。 道:这里泛指真理。 外:表面。 知:知识或智慧。 微言:微妙而深刻的话语。 悠然:悠闲自在的样子。 竞:竞争。 神
【注释】 1. 管城:即河南府,今洛阳。 2. 西来驿路:指通往洛阳的驿路。京水:指黄河。汴河:指黄河支流汴水。汴水在河南开封附近,与黄河合流。 3. 仆射旧坡:指唐代宰相李德裕(字文饶)曾主持修建的洛阳“东都公园”。今已荒凉。世宗遗冢:指唐穆宗的陵墓。嵯峨:高峻貌。 4. 穹碑:大碑。唐裴度为相时,曾主持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碑石,刻有唐穆宗的功德。 【赏析】 此诗首联写中州胜迹,次联写郑州风光
卫河冰泮绿波匀,南野春回翠麦新。 淇竹旧曾歌睿圣,柏舟犹自咏夫人。 太师遗表当官路,西伯荒台在水滨。 靡靡遗音今已矣,东风依旧鸟声频。 译文: 卫河上的冰已经融化,绿色的波浪显得格外平匀。南方的田野上春天的气息已经回归,新的小麦绿油油地生长。 淇竹曾经歌颂智慧的圣人,柏舟仍然吟唱贤德的夫人。 太师的遗嘱如同当官的道路,西伯的荒台依然坐落在水边。 那悠扬的歌声已经消逝,但春风依旧吹来鸟儿的鸣叫。
【注释】 舟:指船。辰溪岸:辰州城西的江边。涯:边际,岸边。 洄潭:回旋于江中的小水潭。摇石影:水面上石头的影子随波逐流,时隐时现。 若天游:好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妙处:好的地方,美妙的境界。心独领:独自领略。 赏析: 《舟发辰溪岸》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写作者乘舟从辰州城西江边出发,顺江而下的情景,表达了他乘船顺江而下,心情舒畅、自由自在的愉悦之感。全诗以“心”字为线索
诗句:名利场中一梦醒,知君浑不负苍冥。 译文:名利场中一场梦醒来之时,知道你对苍天毫不负心。 注释:名利场:追求名声利益的场所。梦醒:比喻醒来。浑:完全。负:辜负。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名利场上经历了一场梦后醒来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名利场”象征着一个充满利益追求的社会环境,而“梦醒”则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诗人通过“知君浑不负苍冥”这句话,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信任和期望
【解析】 “青济”即指济州,今山东济宁市。“王用章宪副”指的是王用章,是当时任翰林院学士的官员之一。王用章曾为李商隐所赏识,并得到提拔。“天书”指诏书,“三韩”指朝鲜半岛。 【答案】 译文: 每从济州忆同官,隔着沧海一水宽。 我捧诏书行万里,君持宪节按三韩。 封章入奏时名大,骢马巡边将胆寒。 双剑有光常夜夜,暂回风雨未应难。 赏析: 首联写自己与王用章因同在朝廷做官而相互思念。
平定州分司次江侍郎韵 乘轺万里越河关,报国宁辞道路艰。 首夏初离巫峡水,新秋又过太行山。 久知雁塞妖氛扫,载喜龙沙凤驾还。 白发已承归老诏,陛辞不日觐天颜。 注释: - 乘轺(yáo):乘坐使者的马车。 -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河关:黄河边的关口,这里代指边远之地。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宁辞:宁愿不辞辛劳。 - 首夏:初夏。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