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别我意如何,领节之官古泰和。
舟到九江秋水阔,路经五老好山多。
明时三尺应须守,暇日双松定可哦。
好在家声能自振,三千还击大鹏波。
【注释】
匆匆:急忙。我意如何:我的心意怎样?领节之官:掌管礼仪的官员。古泰和:古代的泰和城。明时三尺:指朝廷的法令。应须守:应该坚守。暇日双松:指闲暇时的山水诗。好家声:好的家风。能自振:能够自立。三千还击大鹏波:用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来比喻孙县丞的才华。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福建福清知县期间,是送别好友孙县丞而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仄韵,平仄相间,音律协调。
一、首句写离别之情,直入题旨。诗人与朋友在分别之际,心中无限感慨地询问:“你离去后我的心怎么安置呢?”“意如何”,即心中如何想,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二、第二句写自己的身份,表明要为国尽忠,为百姓造福。诗人在告别友人时表示:“我是奉命掌管礼仪的官员,从古至今的泰安城。”这里既写出了自己身份的高贵,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三、第三句以九江秋水阔作比,赞美友人的才能。“舟到九江”是指诗人乘坐着船抵达九江,“秋水阔”则是指长江的宽阔,形容友人的胸怀宽广,气度非凡。
四、第四句写友人即将赴任五老山,抒发了自己的祝愿。“路经五老山”,即诗人将要经过美丽的五老山,“好山多”则是说五老山风景优美,景色宜人。
五、第五句写友人有才华,应该为国家效力。“明时三尺”指的是朝廷的法律制度,“应须守”即应该遵守它,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六、第六句写友人有美好的家风,能够自立自强。“暇日双松”,即闲暇之时观赏山水美景,“定可哦”则是指可以吟咏欣赏。
七、尾联写自己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像庄子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于天地之间。“三千”在这里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说三千尺高的巨浪也可以被勇士所征服。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而作的一首赠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他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