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梯早蹑到云端,粉署三回陟地官。
东长行台边镇肃,南持宪节海波寒。
鬓因勤事年来白,心为输忠老去丹。
莫道淮南悲逝水,丰碑行见故乡刊。
【译文】
清晨登上丹梯,直上云天,在官场上三度升迁,官居一品,威风凛冽。
东边是边塞重镇,那里戍卫森严,南面持节,海波寒冽。
鬓发因勤于国事而斑白,心中因为忠诚而被染成红色。不要认为淮南的水会悲伤地流逝,丰碑上一定会有我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邹都御史时作的。邹都御史是江西南昌人,曾任广西廉州知府、两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是一位很有政绩的官员。
首句写邹都御史升迁之事,“丹梯”指青云之阶,意即仕途顺利。“早蹑到云端”,形容他升迁之迅速。次句赞其为官清廉,多次升迁,地位显赫。“粉署”指官府,“陟地官”指官位高至地面。“三回”言其升迁之屡次。“东长行台”指东边的边疆重镇,“边镇”则指驻守边关的军政长官,这里借指邹都御史的职务。“边镇”用得贴切,既写出了他任职的地点,又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职责的重视。“镇肃”意为严肃、庄重,这里指他治军严谨、治理有方。第三句赞美他持节出使南方,威武凛然而临海疆。“持节”指持节符前往南方某地。“海波寒”意谓海面波涛汹涌,寒气逼人,形容他此行的艰苦与严峻。
四句写邹都御史为国为民操劳一生。“鬓因勤事年来白”意为他的白发是因操劳所致。“心为输忠老去丹”则说是因为忠诚而年岁渐增。“输忠”指为国家尽心竭力,不图个人私利;“老去丹”意谓年岁增长,容颜憔悴如丹砂一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忠诚奉献、无私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莫道淮南悲逝水”,这句是对友人的劝慰之词,意思是不要说那些悲哀离愁的话,因为即使像淮南的水一样悲伤地流逝,也不会改变你丰碑般的名声。最后一句“丰碑行见故乡刊”,则是祝愿友人的丰功伟绩永垂不朽,家乡的人也会刻下他不朽的业绩。
全诗以“挽”“赠”为主,抒发了诗人对邹都御史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