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成述职喜南还,照日金衣出九关。
万里春明天荡荡,满河冰泮水漫漫。
行边画舫烟光薄,到日桥门柳影闲。
若见同游旧知己,为言清绝忆湖山。
注释:司成,即司成之官。九关,指秦地的关隘。万里,形容春天的景色辽阔。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游船。桥门,指城门。清绝,指高洁绝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祭酒南归的喜悦之情。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以及与友人的交往经历,展现了两人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司成述职喜南还,照日金衣出九关。
万里春明天荡荡,满河冰泮水漫漫。
行边画舫烟光薄,到日桥门柳影闲。
若见同游旧知己,为言清绝忆湖山。
注释:司成,即司成之官。九关,指秦地的关隘。万里,形容春天的景色辽阔。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游船。桥门,指城门。清绝,指高洁绝俗。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祭酒南归的喜悦之情。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述,以及与友人的交往经历,展现了两人间的深厚友谊和共同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古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表现的意境,态度和作者的情感等多个角度来考核,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的理解。重点把握诗句的内容要点,逐项分析。 (1) “客居连市井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关键词句体会诗歌的情感,然后结合题目要求来分析。“连日对秋雨”中的“秋雨”是全诗的中心意象,它贯穿于整首诗中。“客思何”,诗人在连绵不断的秋雨中,感到孤独寂寞,思念家乡和亲人,这既是自然之景,也是诗人心境的真实写照。“泥涂宁出户”,雨水浸湿了道路,出门已不可能;“流潦欲成河”,积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出行更加困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色满平阴:描述了秋天的景色遍布整个平阴地区,充满了秋天的色彩。 2. 秋声处处砧:秋天的声音到处都能听到,如捣衣声等。 3. 离筵对衰草:离别的宴会上面对的是枯萎的草地。 4. 别路绕疏林:离别的路上围绕着稀疏的树林。 5. 白日青霄迥:形容天空非常清澈,太阳高挂于高空。 6. 红云紫极深:描绘了天空中美丽的晚霞。 7. 此行应得意:表示此次出行将会有所成就。 8.
诗句释义: 1. 良夜对床宿 - 描述在夜晚与周司训共寝的情景。 2. 清晨送子行 - 早晨,作者为儿子送行。 3. 西郊雨新霁 - 描述天气晴朗,刚刚下过雨。 4. 古道马频鸣 - 古道上,马儿不断鸣叫。 5. 执手别时话 - 在分别的时刻,两人紧握双手,交谈几句。 6. 挥鞭独往情 - 挥动马鞭,表示自己独自离去的哀伤情感。 7. 相思杳难极 - 思念之情深远无边,难以达到尽头。 8.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整体把握其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手法,最后结合主旨进行赏评。 “密雨洒如丝”,这两句是写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密雨细密如丝的画面。“密雨洒如丝”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密集的特点,给人以朦胧的感觉,为下一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凉风散漫吹”,这一句是写情
久雨遣怀六首 其四 泥泞不可出,茅斋静坐时。 怀贤寻往传,课子诵新诗。 近悟柔为胜,深知巧是非。 雨声杂凉吹,萧飒发清机。 译文: 在连绵的雨中,我无法出门,只能在茅屋中静静地坐着。 我怀念贤人,寻找他们的遗训,教导孩子们诵读新的诗歌。 最近我明白了柔和胜过刚强的道理,也明白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雨声夹杂着凉风,令人感觉清爽舒适,仿佛有一股清新的力量在涌动。 赏析: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二:“久雨”是说天气持续下雨,“遣怀”是说抒发内心的愁绪。“六首”是这首诗的标题,共六首,这是第二首。“常苦雨”是说秋天的天气经常下雨,天气总是阴沉。“风气早生寒”是说这种阴冷的天气很快就产生了寒冷的感觉。“小鸟投林急”,是说小鸟儿急忙飞回树林,因为天冷了,它们需要找温暖的地方躲避寒冷。“高鸿下食难”是说大雁们因为天气寒冷,食物稀少,所以很难找到食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所涉及的选项来判断正误。本诗为陈广文见访时所做。首联“爱客情何厚,肩舆到所居”,是说诗人十分喜爱客人,于是用车把客人拉到了自己家。颈联“樽醪携腊蚁,盘错间春鱼”,写诗人设酒招待客人。尾联“剧谈移永昼,未儗促归途”,写诗人与客人谈得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不想早些回家。 【答案】 ①“爱客”指喜欢结交朋友
注释: 久雨遣怀六首 其六: 长久的雨天让人感到忧愁,我坐在小窗前倾听雨声。灯光的影子照在孤独地吟诵上。谁能理解无边无际的道理?元同不外乎我的心。客居的心情澄净了夜的气,檐下的水流滴出清美的音韵。诗作完成之后没有人再和,思绪悠远思念更加深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在久雨中的感慨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独自听雨,灯影、孤吟、无边道、元同心等词句,都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后四句写诗人在雨中吟诗
【注释】 发云梦二首 其二: 昔闻云梦泽,今泛楚人船。 地远烟迷树,湖平浪拍天。 南风清宪节,北斗烛龙泉。 频向中宵望,武昌何处边。 【赏析】 “发云梦二首”为作者在安陆任上所作,是一首抒情诗。前两首已见《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八,本篇与第一首同题异作。此诗写诗人在安陆任职期间,夜泊汉江时所见之景、所感之情。 一、二句,写诗人乘舟行至云梦泽,看到一片辽阔的水面。“昔闻云梦泽”
这首诗是明朝著名诗人于谦的作品,全诗如下: ``` 送邹都宪巡抚吴浙 皇仁远布轸生民,巡抚东南简重臣。 天语谆温颁凤敕,云帆缥缈泛龙津。 班行共识时名大,郡邑争看宪节新。 行见霜风回暖气,三吴无处不阳春。 ``` 注释与赏析: 第1-2句: 皇恩浩荡,惠及天下百姓。皇帝的仁爱之心遍布各地,关心和保护人民的生活。 第3-4句: 皇帝对邹都宪(邹干)的任命,彰显了他对官员的尊重和信任
【译文】 碧梧鸟鸣,凤凰在朝阳的映照下飞翔,龙敕颁来带着皇帝御香。 严寒一时回暖,幽深处发出天光。公正审理自可回到台宪,钦恤只有仰望圣皇。 看见星轺辞辇毂,恩波行复遍遐荒。 注释: 1. 审录:审核记录。 2. 简:选拔,任用。 3. 萧罗二都宪:指唐代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与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的两位地方长官。萧是州名,“罗”是县名;宪,就是长官。 4. 寒冱(hù):寒冷。 5. 平反
送武昌教授 武昌风土冠南州,都博于今拔俊尤。 拜命已应增士气,趋程行复泛江流。 汀洲蕙绿光风转,沼沚芹香宿雨收。 还似苏湖人士盛,可无声誉达宸旒。 注释: 1. 武昌风土冠南州:武昌的风土景色非常优美。 2. 都博:即都博学之士,指有才华的人。 3. 拔俊尤:选拔出杰出人才。 4. 拜命:接受任命。 5. 趋程:急急忙忙地赶路。 6. 汀洲:水中沙洲。 7. 沼沚:池塘边的小洲。 8. 苏湖
【注释】: 1、宪节:指欧阳修。宪节,是欧阳修的官衔和名字的合称。 2、论交不尽意留连:指欧阳修与作者在交往中谈不完的话,依依不舍。 3、休惊白发三千丈:休惊,不要,表示惊讶的意思。三千丈,形容头发之长。 4、且喜青云四十年:且喜,表示庆幸。青云四十年,形容自己仕途上的升迁。 5、老大可无新事业:老大,指人已到老年。新事业,指新的事业。 6、壮游还忆旧山川:壮游,指年轻时的游历。 7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莲自比,赞它“秀色天然自一家”,赞它“何曾人世时常见”,赞它“剩有风骚次第夸”,赞它“自是太和充宇宙”,“故钟此物兆亨嘉”。 【答案】 (一) 绿池红绽合欢花(绿池:池塘。合欢:一种植物名。) 绿池红绽合欢花,秀色天然自一家。(绿池红绽:指荷花。合欢花与荷花都是天然的美景。) 并结翠房含雨露,独摇香柄出烟霞。(“并结”二句:指荷花荷叶相依相偎。含雨露
【注释】 次张都宪喜雨韵:次,是追随的意思;次张都宪,指次于张都宪的官员。张都宪即张商英(1083—1144年),字天觉,号东山居士,四川眉山人。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参知政事等职。宣和末年因党争被贬至岭南,死于道中。张商英为人有才略,但好谀谄,为政时,多有弊政。他执政期间,大肆营建私第,广修苑囿,搜罗古玩书画,耗费巨资。后遭御史弹劾,贬谪至海南岛。此诗当为其谪居岭南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