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惜西江老豸冠,白云乘去不知还。
繐帷夜卷霜风冷,华屋秋扃晓月寒。
遗迹定应归太史,荣名长是在人间。
明时有子登三事,永感终天泪不乾。
【注释】
西江:指长江。豸冠: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礼帽,用鸟羽或兽角装饰。
乘:载。还:回还,这里指飞回。
繐(wěi)帷:有花纹的帷幔。夜卷:晚上卷起。霜风冷:寒风刺骨。
华屋秋扃:秋天里关闭着华丽的房屋。扃:锁。
太史:史官。
荣名:美名。
三事:三种功绩。语出《尚书·尧典》:大禹、皋陶、益相与治水。
明时:清明的时代。
子登三事:《汉书·王嘉传》说,汉哀帝时,平当以明经为郎,后升谏大夫。王嘉荐其才能堪任宰相,又举其子王仁为孝廉,王仁拜郎中。王嘉被诬陷,王仁不随父入狱。后来,王嘉的儿子王元吉在平阳侯萧望之幕府中做功曹。元吉曾问父亲:“我将来能像您一样吗?”平当说:“你将来会超过我的。”元吉又问:“我能否超过王仁呢?”平当说:“你能超过他,但不能超过我。”王元吉说:“那么,我将来要超过王仁了。”平当说:“那当然。”这首诗就是写王元吉有志于仕宦,希望能像平当那样成为名将,并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遗业。
赏析:
王褒,字仲言,西汉中山郡安平县(今河北安新县)人,王吉的侄子。他是著名的辞赋作家,也是汉代著名的散文家。著有《汉颂》,是继枚乘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帝王功德的颂体文章。诗作多抒发作者对国家政治和民生的看法和态度,风格清新秀丽。
这首诗是王褒为好友萧望之的长子萧元吉所写的赠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子孙的期望。首二句赞美萧元吉的才学;第三句描绘了萧元吉的清高;第四句表现了他对萧元吉的赞赏;最后两句表明了他期望萧元吉能继承自己的事业。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