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深林多虎穴,猛虎噬人时出没。
嗟尔虎胡不仁,驺虞之厚麟振振。
尔独胡为甘食人,咆哮百兽尽辟易。
山家闭门晏未出,往来射猎观行迹。
男儿欲作健,誓寝汝之皮。
昔年白额今安在,除害终看饮羽时。
【注释】
南山:指终南山。深林:茂密的树林,虎穴:老虎的窝。噬人:吃人。嗟尔(jī’ěr)虎胡不仁:嗟叹你为什么不仁义呢!驺虞之(zōu yú zhī)厚:古代传说中一种善兽名。麟振振:形容马儿威武的样子。胡为:为什么?甘食人:甘心吃人。咆哮:像虎那样怒吼。百兽尽辟易:百兽都吓得躲开。观行迹:观察行踪和足迹。健:强健,强壮。寝汝皮:剥下你的皮。白额(fèi’ěr):黑色的额头。安在:在哪里。除害:消灭祸害。饮羽:饮血,比喻猎获。
【赏析】
这首《猛虎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中通过猛虎、驺虞、麒麟等动物形象的描写,表现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怒情绪。全诗以“猛虎”为中心,用对比的手法,将猛虎与仁慈的驺虞及威武的麒麟相提并论,借以讽刺那些横暴残忍,专横跋扈,残害百姓,鱼肉人民的昏庸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之情。
首联写南山深处多猛虎,猛虎常在山中出没。“嗟尔虎胡不仁”是对虎的质问,意思是:“你这虎怎么不仁道?”这里的“仁道”是指人的道德准则。
颔联由上句质问转入议论:虎既然这样凶残,又怎么能称得上仁慈呢?这一句运用反问语气,突出猛虎凶残的特点。
颈联写虎虽凶残,但人们却能驯服它,不敢轻举妄动。而人却要成为猛虎,敢于欺压别人,甚至甘愿被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猛虎与人进行比较,突出人的凶残。
尾联写人们看到猛虎出没时,就紧闭门扉,不敢出门;而人们看到自己打猎时,则毫无畏惧,从容自若地观察猎物的行踪,肆意追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人们的贪婪和麻木。
整首诗以“猛虎”为中心,用对比的手法,将猛虎与仁慈的驺虞及威武的麒麟相提并论,借以讽刺那些横暴残忍,专横跋扈,残害百姓,鱼肉人民的昏庸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憎恶和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