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台倚新妆,羞复画蛾黄。
罗衣荡赩色,落花空故香。
登高望帝子,苍梧云正长。
愿托双鲤鱼,锦字寄沅湘。
【注释】镜台:梳妆台。新妆:新装打扮好的妆容。画(huī)蛾黄:女子化妆描画眉毛。赩(fù)色:指鲜艳的红色。“故香”:指昔日的芳香,此处比喻旧时的情意。登高:登上高处。帝子:帝王之女。苍梧:山名,在今湖南、广西之间。云正长:云气正盛。双鲤鱼:即双鱼锦书,古代一种用彩丝缀结成各种图案的书信,用以寄托情意。
【赏析】此诗是写一位女子思念丈夫,托物寄情的抒情诗。全诗四句,以“镜台”“罗衣”“登高”“愿托”等词语为线索,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镜台倚新妆”。诗人从女子化妆的情景入手,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并引出下文。“新妆”,说明女子刚起床梳洗完毕,打扮得十分漂亮。“倚”,是靠在……上面的意思。“新妆”是女子精心打扮的结果,也是她对丈夫的一种期待,希望他能够喜欢自己的美丽。
次句“羞复画蛾黄”,进一步描写女子的美貌。“羞”字表达了女子对镜中容颜的自豪与满足,同时也透露出她内心的羞涩与不安:“复”字则表示了她在镜子前反复审视自己的容颜,生怕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完美;“画蛾黄”则是指女子对自己的眉毛进行修饰,使之更加修长美丽。这两句诗既体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又揭示了她的内心深处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罗衣荡赩色”,则是对女子所穿衣物的描述。“罗衣”指的是轻薄的丝绸制成的衣服,给人一种柔美、飘逸的感觉;而“荡”字则形象地描绘出衣物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赩色”则是指鲜艳的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热烈的氛围。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女子穿着艳丽的衣服,表现出她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因为只有当两人在一起时,才会穿上这样鲜艳的颜色。
第四句“落花空故香”,则是对女子周围环境的描述。“落花”指的是凋零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空故香”则是指昔日的芬芳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满地花瓣飘散的气息。这一句诗通过描绘落花的场景,进一步衬托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因为只有在丈夫在身边的时候,她才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景象。
最后一句“登高望帝子,苍梧云正长”。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登高望”则是对女子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她的豪迈与坚定;“帝子”则是对丈夫的称呼,表达了她对他的深情厚谊与牵挂之情。“苍梧”则是指南方的一座山,传说中有一只神鸟栖息在那里,名叫帝俊或帝鸿。这里借指丈夫所在的遥远之地,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云正长”则是对天空中云朵的状态描述,表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这一句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画面,也寓意着女子对丈夫的期盼之情——希望丈夫能够平安无事地回到自己身边。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外貌、衣着、生活环境以及她对丈夫的思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同时,诗歌还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