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旌蘅阪,弭盖昆丘。
砺齿石林,洗耳沧洲。
仰瞩归云,俯鉴川流。
从彼物化,操我虚舟。
冥心大壑,超然神游。
是谓维何,列子好仇。
揭起旗帜,登上蘅阪。
车盖低垂在昆丘旁。
砺石林中牙齿如刀锋,洗耳于沧洲之水边。
仰观归云,俯视川流,心随物化,操持我的虚舟。
冥心大壑,神游超然,是何维是,列子好仇。
注释:
- 杂兴五首:指作者的五首诗歌。
- 揭旌:举起旗帜。
- 弭盖:车盖低垂。
- 昆丘:山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南。
- 砺齿:用磨刀石磨利牙齿。
- 石林:指岩石林立之地。
- 沧洲:指广阔的水域。
- 归云:归来的云。
- 川流:江河水流。
- 物化:万物皆化为一。
- 操我虚舟:操持我的小舟。
- 冥心:心境宁静。
- 大壑:指深不可测的沟壑。
- 维何:是什么。
- 列子:列子(列御寇)是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强求。好仇:爱好仇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诗中提到了登山、涉水的意象,以及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思考。通过描绘归云、沧洲等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万物皆化为一的哲理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追求,即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