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下澍白纷纷,凭高莫辨牛马群。
江寒自骇碣石浪,日暮犹合苍梧云。
破厨滥釜烟水黑,玉盘金鲤无消息。
直欲上天叫帝阍,阊阖九重恐颠踣。
【注释】
- 山雨下澍:指连绵的秋雨。
- 凭高莫辨(biàn):倚在高楼上,难以辨认远处的牛马群。
- 江寒自骇碣石浪:指江中水波因寒冷而产生惊涛骇浪。碣石,即碣石山,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
- 日暮犹合苍梧云:日落时,仍可与洞庭湖上的云彩相会。苍梧,泛指洞庭湖。
- 破厨滥釜烟水黑:形容饭菜被雨水淋湿变黑。
- 玉盘金鲤无消息:形容鱼已不在盘中。
- 直欲上天叫帝阍(kūn),阊阖(chānhé)九重恐颠踣(bēi):想要直接去天廷向天帝呼救,担心天门重重,难以到达。阊阖,天门名。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山雨绵绵中,凭楼眺望,只见江山如画,但人却不见,于是感慨系之,遂作《伏雨叹》。
开头两句,点明题旨。“山雨”,是说雨从山上下来;“白纷纷”,是说雨下得大,像撒下了许多白色的东西。“凭高”句是说,站在楼上远望,连牛马都分辨不出来了。这两句写山雨之大、之密,使人无法看清远方景物,突出天气恶劣。
三、四句写江中景色,也是用比喻。“江寒”、“碣石”、“苍梧”都是指江水,因为江中有山,所以江水也显得寒冷。“日暮”二句是说,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还能看到洞庭湖上的白云。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苍梧”二句中的洞庭湖,另一个是“日暮”二句中的苍梧。苍梧,是湖南岳阳市北面的一座城,相传舜南巡至此而死,葬于此,因此后人以“苍梧”代称洞庭湖或湖南。“苍梧”,也可以理解为“苍翠的梧桐树”。这句诗是说,日落时,还能见到洞庭湖的云。
五、六句是全诗的重点。“破厨”二句是说自己和朋友们正在吃饭,可是饭还没有吃完,就下了倾盆大雨,把饭菜打湿了,弄得到处都是黑色的油烟和水汽。这两句既写出了当时环境的恶劣,又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恶劣环境的不满。
七、八句是诗人的希望和幻想。他想象自己要上天去向天帝求救,又怕天门重重,难以通过。这是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一种无奈和无可奈何的幻想。这两句是全诗中最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部分。
这首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特别是最后两句,既是诗人的抒情言志,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