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柱下史,曼倩金马门。
大隐在朝市,何劳避世喧。
和璧与隋珠,慢藏盗斯存。
投售一失所,按剑足已捐。
徒为恻丹心,悲来胡能言。

解析:

第一句: 伯阳柱下史, 曼倩金马门。

  • 注释: 伯阳指的是老子,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家哲学家,被尊为柱下史。曼倩则是东方朔,以诙谐机智著称,是金马门的官员。

第二句: 大隐在朝市, 何劳避世喧。

  • 注释: 这里提到的“朝市”是指古代长安的市场,象征着繁华和喧嚣。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也没有必要避开尘世的纷扰。

第三句: 和璧与隋珠, 慢藏盗斯存。

  • 注释: 和璧和隋珠都是珍贵的宝物,但若长时间隐藏起来,最终会被盗贼所偷走。这比喻了如果过于谨慎而缺乏展示,那么真正的价值也会失去。

第四句: 投售一失所, 按剑足已捐。

  • 注释: “投售”可能是指出售或放弃某事物或机会,“按剑”则指拔剑,常用于表现英雄气概或表示准备采取行动的样子。这句表达了一旦做出了决定或行动,就必须承担后果的决心。

第五句: 徒为恻丹心, 悲来胡能言。

  •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有心表达同情或悲伤之情,但情感的表达往往会受到现实的限制。诗人可能感到无力改变现状或无法有效地传达内心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反思,即是否应该追求隐居的生活。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人物(如老子和东方朔),作者强调了即使在充满诱惑和喧嚣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诚实也是至关重要的。诗中还涉及到价值保存的问题,通过使用比喻和警句,诗人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度探讨,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的敏感观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