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岱河山黑水分,胡沙北望接氤氲。
桑干斜映龙山月,碣石遥通鱼海云。
燕岱河山黑水分,胡沙北望接氤氲。译文:燕山和岱山之间是黄河之水,黑水分流后向北望去与云气相接。桑干河畔斜照龙山的月亮,碣石山上云雾缭绕通向海中的鱼群。
注释:燕山和岱山:指中国北方著名的山脉。黑水:即今黑龙江,为松花江的别称,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多个城市,最终流入松花湖。胡沙:沙漠。北望:面向北方。氤氲:指烟雾、雾气。桑干:一条流经山西和内蒙古的河流。龙山:位于桑干河东侧,因山峰蜿蜒如龙而得名。碣石:位于河北昌黎县附近,是一座著名的岩石。鱼海:指渤海,古代以鱼群丰富著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画卷,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大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存。诗中“桑干斜映”一句形象地刻画了桑干河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象,而“碣石遥通”则展现了碣石山与大海之间的壮观连接。整体上,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古代边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