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
幽人期不来,踟蹰望江树。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诗人在山中观云望雨,见山之变幻莫测,而幽人却不肯来相会,于是诗人徘徊江边,凝望着江边的树木,以寄托自己的情怀。“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两句,写诗人观山时所见到的情景:早晨,他看到山上的云雾缭绕;傍晚,他又看见山下的雨水纷纷。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景物描写,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内涵。从全篇来看,诗人是在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幽人的深深思念。这种写法,是即景抒情的写法,它能够使读者产生联想,并引起共鸣。
首句“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写的都是同一自然景观,只是时间上不同而已。诗人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无穷无尽,变化莫测。“云”与“雨”在这里是互文见义,“云”可以解释为“下雨之前的景象”,“雨”也可以理解为“云”。因此,这一联的意思是:清晨,我观赏山上云雾弥漫;到了傍晚,我又观赏山间大雨倾盆。
颔联“幽人期不来,踟蹰望江树。”“山中隐者(幽人)”没有按时到来,诗人徘徊不已地站在江边的大树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期不来”是说“幽人”没有如期而至;“踟蹰”是说诗人徘徊不前的样子;“江树”是指长江边的树木。这句的意思:山中的隐者没有按约定的时间来这儿与我相会。
尾联“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意思是:早晨我观看山峰像云彩一样飘动;黄昏时我看到山峰像雨点一样落下。这里的“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是两个重复出现的句式,用一“朝”一“暮”,把日出日落的时间写得更加突出。诗人在山中观云望雨,见山之变幻莫测,而幽人却不肯来相会,于是诗人徘徊江边,凝望着江边的树木,以寄托自己的情怀。
【答案】
朝看山作云,暮看山作雨。
踟蹰望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