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忆关西老,挥金气尚奇。
江河流浩瀚,天地渺端倪。
谏草危时恨,亭皋绝代悲。
由来图绘意,不尽史臣词。

【注释】

题杨太尉挥金幅幛:杨太尉即杨思勖,字敬之。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进士,累迁尚书左丞、中书令。曾因事被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此诗是追忆他在任上时的政绩。

独忆关西老,挥金气尚奇:关西指长安附近的地区。独忆关西老,回忆当年在长安一带任职时的事。挥金气犹存,仍保持着当年的豪迈气概。

江河流浩瀚,天地渺端倪:江水奔流不息,浩瀚无边;天地广阔无垠,高远难测。

谏草危时恨,亭皋绝代悲:谏草,指谏议大夫的职事,指进谏之事。危时,指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之时。亭皋,指长着芦苇的沙洲。亭皋绝代悲,指杨思勖因直言进谏被贬谪到边地,心情抑郁,感到无限悲哀。

由来图绘意,不尽史臣词:历来绘画都力求传神,但画不出杨思勖那种忠心耿耿的神态;历代史家写史,也难以把杨思勖这种忧国忧民的忠贞精神写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杨思勖的赞颂诗。杨思勖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诗人在《赠杨少府》一诗中,称其“笔锋还自昔,谏纸不须开”。可见诗人对他的评价很高。此诗首二句赞美杨思勖在任期间的风采与才干;三、四句则赞扬他对国家的一片忠心和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最后两句指出,自古以来画家都竭力描摹杨思勖的形象,而史书也难以把他的精神写尽。这两句是对杨思勖的极高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