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琼玉数千竿,寄隐西窗半榻寒。
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
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
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译文】

琼树数千,潇潇如玉,隐于西窗半榻之寒。捞月渐看水底彻,望梅徒惜齿根酸。谁能定脚当严夜,自笑空门度宰官。一点摩尼最端的,犹烦喻烛转加盘。

【注释】

  1. 潇潇:形容风雨声。
  2. 寄隐:隐居。
  3. 半榻寒:指人居所的一角。
  4. 捞月:指在水面上捞取月亮。
  5. 水底彻:比喻水中倒映的月亮。
  6. 齿根:牙齿根部。
  7. 严夜:深夜。
  8. 空门:佛教禅宗用语,即禅定。
  9. 摩尼:佛珠。
  10. 点:这里指佛珠的一颗珠子。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景,用笔简括,意境深远。“潇潇”二字,将风雨之声描绘得生动形象;“寄隐西窗”一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西窗下的一株琼瑶,虽被风雨侵袭,但依然挺拔不屈,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韧的性格。颔联两句写诗人观水中月亮的情景。“捞月渐看水底彻”,意谓观水中明月已渐至深处,而此时月光却逐渐变得暗淡,这既反映了诗人观月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感叹。尾联两句以反问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情怀。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风雨之夜观月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