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
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
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
【解析】
本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综合考核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等方面,侧重评价诗歌的情感、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题干要求“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考生对古诗的翻译能力与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考查的要点:关键词的准确翻译,然后根据诗句的意思,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及艺术手法。本题中“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其四”的意思是“再次登上云门仍然按前面的韵律吟咏成八首之四”。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意思是:天天面对着秦山却不肯回头,坐在庙里对着佛像沉思,心中充满敬仰之情,好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一般。心中疑惑未解,不敢轻易行动,就像悬崖边一样危险。“万壑松风送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意思是:万壑之间风吹过松林,仿佛送来了梦乡;一潭碧水映照月光,仿佛将秋天送到身边。
“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意思是:明明这件事已经传开了,我只好举杯饮茶来排遣忧愁吧。这两句是说作者面对此情此景,内心百感交集,但又不能明言,只能借喝茶来掩饰自己的愁绪。
【答案】
(1)译文:每天面对着秦山却不肯回头,在庙里对着佛像沉思,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一样。心中疑惑未解,不敢轻易行动,就像悬崖边一样危险。万壑之间风吹过松林,仿佛送来了梦乡;一潭碧水映照月光,仿佛将秋天送到身边。
(2)注释:秦山:即泰山。云门:寺庙名。崔嵬:形容山峰高大。悬崖破:比喻事情有结果。万壑松风:指松林中的风声。萝月:泛指月亮。
(3)赏析:这首诗写诗人登临泰山,面对高高的山峰,心中充满敬仰之情,但又有所顾虑,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只好借饮酒来消解心中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