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
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
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
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五

注释

  1. 此事端求信地初:指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初始的探索和尝试。
  2. 此中无剩亦无馀:表示一切皆为空,没有多余的东西。
  3. 云门座下新拈法:比喻新的理解和方法被引入。
  4. 老子生来误读书:暗示了对传统教育或知识的看法,认为可能过于复杂,反而迷失了真正的智慧。
  5. 家计只随筇节办:筇节指的是手杖,意味着生活所需简单,随遇而安。
  6. 世缘都傍梵钟疏:世界纷扰如同钟声,与佛理相去甚远。
  7. 从今莫问庐山面: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去追问那些外在的事物。
  8. 身在山中已是庐:即使身处山中,也已经是自己的小住所,无需他求。

译文

在寻求真理的旅途中,最初的探索是关键。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一切都是虚无的,没有额外的东西。云门寺的新理解被提出,老子生来就误读了书。生活所需简单,就像手杖一样跟随自然的节奏。世界的纷扰如同钟声,与佛理相去甚远。从现在开始,不要再去追问庐山的表面。即使身处山中,也是自己的小住所,无需他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人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强调了“此中无剩亦无馀”的观点,即一切皆空,无需过多执着。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的核心观念——放下执着,回归本心。此外,诗中还反映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如“家计只随筇节办”,意味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心态不仅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也能带来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