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雪花大如席,散洒穹庐作冰瓦。
白日照不破,北风吹复垛。
行边使者文皮裘,马足凌兢冰上游。
仆夫苦寒步不进,王程未敢为稽留。
天山戍士可奈何,斧冰作糜行负戈。
虽无重裘禦寒冻,此地幸喜丰嘉禾。
但愿盛时烽火息,将见年来足衣食。
咨询民瘼使者事,当得边人时种植。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天山雪景、戍边将士和人民的生活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祝愿。全诗语言朴实凝练,风格刚健豪迈。

天山行

天山雪花大如席,散洒穹庐作冰瓦。

白日照不破,北风吹复垛。

行边使者文皮裘,马足凌兢冰上游。

仆夫苦寒步不进,王程未敢为稽留。

天山戍士可奈何,斧冰作糜行负戈。

虽无重裘禦寒冻,此地幸喜丰嘉禾。

但愿盛时烽火息,将见年来足衣食。

咨询民瘼使者事,当得边人时种植。

注释:天山:在今新疆南部和中亚东部一带。行边:出使边疆。皮裘:用兽皮制的外衣。斧冰:用斧子削开冰块做食物。嘉禾:好的庄稼。盛时:太平盛世。烽火:边境报警的烟火。稽留:耽搁。

赏析:《天山行》是唐代诗人岑参的组诗作品之一。这首诗描写了天山的风光和边地的苦寒生活,表现了边地人民的艰苦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边防军的辛苦与劳苦。全诗语言质朴凝练,风格刚健豪迈,充分体现了岑参“雄浑悲壮”的艺术风格。

【答案】

译文:

天山的雪花像席子一样大,飘洒在毡帐上像冰盖。

阳光照射雪花不消融,北风卷起雪花又堆砌。

出使边疆的使者披着皮裘,马儿踏着冰雪前进。

使臣仆从受尽严寒折磨,行程尚未完成不敢逗留。

天山戍卒有什么办法?只好砍伐冰块做成粥喝,背上弓箭走回家去。

虽然穿着厚衣服御寒,可惜这里没有丰收的庄稼。

希望和平时期烽烟平息,将来可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询问民间疾苦,这是出访边疆的使者的责任,应当鼓励边疆农民及时播种。

赏析:

《天山行》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岑参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判官时所作。岑参在这首诗里描写了天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将士和当地群众在严寒中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不畏艰险、保卫祖国边疆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