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
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
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注释: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在南宁遇到冬至的雨天时有所感而作。
风雨凄凄(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形容天气恶劣,风声凄厉,使人感到寒冷。况:何况。殊方:不同的地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形容在南方潮湿炎热的气候中,瘴气环绕的景象,以及自己一个人在家睡觉的情景。瘴岭:指南方山林间湿热多雾的地方,这里代指南方。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
因为居住在边远地区,所以不去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因为没有官场事务,所以懒得去处理政务。
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周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用周公瑾来比喻朋友或知己,表示希望与朋友分享喜悦和悲伤。百感:各种感情。伤怀: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宁遇到冬至雨天时所创作的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无奈、孤独和思念之情。
首句“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风雨凄凄,让人感到寒冷;更何况在冬至这样的特殊日子里,身处异地他乡,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颔联“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感受。瘴岭,是南方山林间湿热多雾的地方;在这里,诗人用来形容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无助。同时,也展现了南方气候的特点,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处境。
颈联“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俗的不在意和对政务的漠不关心。这里的“地杂夷情”指的是当地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庭无官事”则是指诗人没有官场事务需要处理。这两个方面都表明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尾联“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则是作者对友人的一种寄托和祝愿。周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这里用周公瑾来比喻朋友或者知己,表达希望与他们共度欢乐时光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