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沧海九衢尘,北去南来笑此身。
清世自惭无补地,白头犹作未归人。
故乡儿女多荒废,仕路交游半隐沦。
洛社诗成何日事,楚江西畔觅香莼。
【注】九衢:京城街道。清世:太平盛世。
【赏析】诗人一生仕途坎坷,但并不自暴自弃,仍想为国家效力。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洛阳时写的。前四句写他身处繁华而心忧国事,最后二句写他仍想为国尽力,只是力不从心。全诗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烟波沧海九衢尘,北去南来笑此身。
清世自惭无补地,白头犹作未归人。
故乡儿女多荒废,仕路交游半隐沦。
洛社诗成何日事,楚江西畔觅香莼。
【注】九衢:京城街道。清世:太平盛世。
【赏析】诗人一生仕途坎坷,但并不自暴自弃,仍想为国家效力。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在洛阳时写的。前四句写他身处繁华而心忧国事,最后二句写他仍想为国尽力,只是力不从心。全诗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早朝寄所知 漏残高阁月华低,曙色分来紫禁西。 帘卷香烟龙衮见,佩和仙乐鹭班齐。 陛头咫尺承天语,花底从容坐御堤。 遥忆故人何处是,楚天云树望中迷。 解析与赏析: 第1句: 注释: 漏尽了,高高的阁楼里月光已变得柔和。 译文: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透过窗户映入室内,照亮了整个房间。 赏析: “漏残”意味着夜已深,月亮即将落下,暗示着时间已经进入清晨,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注释】 净寺:即灵隐寺,在浙江杭州。西子:指西湖,相传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于水中的地方,后人因以泛称西湖。凭栏:倚着栏杆。吊:凭吊。苏: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楼外:指山外。江山:指西湖周围的山水。歌舞:指《西施》乐舞。丹心一寸孤:比喻忠心耿耿。九五:指天子的代称。自怜:自我感伤。三吴:指吴郡、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和丹阳(今属江苏)。 【译文】 六月三日我登上净寺远眺西湖。
【赏析】 《早朝》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文宗开成五年。这首诗的大意是:月儿渐渐西坠,夜色苍茫。朝廷大臣们都在金闺里等候皇上召见,准备早朝议事。龙飞凤舞的祥瑞景象,使人们感到天颜(皇帝)就在眼前。大臣们拜伏在地,叩拜得从容不迫,佩玉声声相和。花簇拥着华丽的宫袍,云朵般厚重,柳条披拂着春杖,露珠滴落低垂。人们眼中识透皇帝的文明治国之道,东阁前头随意题写诏书。 “夜漏初长,星月渐昏。”首句交代时间
诗句释义 1 “别是江南一种梅,年年先占早春开。” - “别是”:独特,不同一般。 - “江南”:指的是中国东南部的省份,通常气候温暖湿润。 - “梅”:指的是梅花。 - “年年”:每年都。 - “先占”:优先,率先。 - “早春”:春季的开始,通常是农历新年之后。 - “开”:开放,开花。 2. “东风有意怜冰骨,冻雪无情压绛腮。”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温暖。 -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读懂诗句,这是前提;然后是对意象、意境、手法、情感的把握,这是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注解和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得出答案。“青山隐隐水悠悠”的意思是: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湖水轻轻流淌。“此日披图忆旧游”的意思是:今日披览图画,追念往昔游玩。“远树云开湘浦晚,孤帆日落洞庭秋。”的意思是:远山渐隐于薄雾之中,湘江两岸景色如画,晚烟缭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春日田园杂兴》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陌上耕农 春天的风吹过,暖风拂面,大地回暖,农民在田间耕作,耕种的景象显得格外热闹。 译文: 春天的风吹过,暖风拂面,大地回暖,农民在田间耕作,耕种的景象显得格外热闹。 注释: 1. "春风吹暖布新晴" - 春天的风吹过,使得温暖和煦,带来了新的晴朗天气。 2. "远迩频闻击壤声" - 无论是远方还是近处
【解析】 此为一首题画诗。诗人游览功德寺,在寺院中偶遇一位僧人,于是便与僧人攀谈起来,并一起饮酒作诗。最后诗人又与僧人分手,准备在汤休那里借宿。全诗语言平实、通俗、朴实无华,但意境高远、清幽、淡雅,是一幅生动、活泼的寺庙生活画面。 【答案】 寻功德寺失道:寻找功德寺的路被迷失了。 最是祗园佳境深:最是功德寺的美景最为深远。 白云堆里路难寻:白云之中,小路难以寻觅。 禅房未了看花兴:禅房还未完工
乙巳(十四日)二月在闽雨中度福安县大岭 青春作客几经年,白发犹怜未息肩。 注解: 青春:青年。作客:寄居异乡。几经:多次。 赏析: 首句“青春作客几经年”,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历经沧桑的艰辛岁月。第二句“白发犹怜未息肩”,则是诗人对自己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态度的自勉。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世经历,又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 领得丝纶来远峤,不辞风雨度危巅。 注解: 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注】柬王:即王柬之,唐中叶名臣。 邕州(yōng zhōu):今广西省南宁市一带。 土俗:指当地风俗。柬王:王柬之的字。 不忍谈:不忍心谈论。 卺礼:婚礼中的仪式。 尔汝:亲密无间的样子。茅庵:草屋。 云应黑:瘴气弥漫,天空一片灰暗。毒入溪水:毒菌浸入溪水中。 吴楚客:泛指漂泊在外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邕州为官时写给友人王柬之的。 首句“闻从者谈邕州土俗”点题目,交待写诗背景和对象
【注释】 1.黄金台下:指长安,唐都城。骊驹:古乐府曲名,这里借以代指送别之歌。 2.一命未沾天子泽:意思是说自己的命运尚未沾到皇帝的恩泽。 3.匡庐(kānglú):在江西大余县,是庐山的别称,为五岳之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作者时年三十九岁。诗人送别友人返回故乡,心情十分复杂,既感到高兴,又觉得遗憾,所以诗中既有喜悦之情,又有惆怅之感
次西涯学士饯衍圣公作 欹枕秋风负胜招,群仙遥忆下烟霄。 红螺醮甲金波重,宝鸭迎风玉篆消。 古锦奚囊推贺笔,清时吏隐笑由瓢。 山花与主新名字,老我吟成侑酒谣。 注释: 1. 欹枕秋风负胜招:指在清风中倚靠着枕头,辜负了这次盛大的聚会邀请。 2. 群仙遥忆下烟霄:形容天上的仙人都在遥远的天际回忆着这里的情景。 3. 红螺醮甲金波重,宝鸭迎风玉篆消:指用红色的贝壳(或螺)和金属制作的法具(如铜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题孙懋仁沱西别业》。下面逐句解释: 1. 临沱新作辋川庄,乔木牵萝接草堂。 “临沱”指的是靠近沱水的地理位置,“新作辋川庄”意味着这是新建的辋川庄园。“乔木牵萝接草堂”描绘了一幅庄园中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与藤蔓相连,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这也象征着主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 山势东环云泽远,水源西出汉江长。 这句诗通过描绘山川的形态和地理位置
【诗句解释】 1. 宿新乐县寿圣寺壁间:在新的乐县寿圣寺的墙壁上。 2. 唐人早朝诗:唐代人的早晨的诗词。 3. 依韵写怀:按照诗词的韵律来写作诗歌。 4. 窃:夺取,取得。 5. 湖南第一筹:指在湖南取得了头筹。 6. 蟒玉:帝王所戴的冠饰和带子。 7. 行伍:军队。 8. 别冕旒:离别皇帝。 9. 乘桴沧海:乘船出海。 10. 共谁忧:与谁相忧。 11. 逢人若问停车处
【注】柬王:即王柬之,唐中叶名臣。 邕州(yōng zhōu):今广西省南宁市一带。 土俗:指当地风俗。柬王:王柬之的字。 不忍谈:不忍心谈论。 卺礼:婚礼中的仪式。 尔汝:亲密无间的样子。茅庵:草屋。 云应黑:瘴气弥漫,天空一片灰暗。毒入溪水:毒菌浸入溪水中。 吴楚客:泛指漂泊在外的人。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邕州为官时写给友人王柬之的。 首句“闻从者谈邕州土俗”点题目,交待写诗背景和对象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 风雨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地杂夷情休问俗,庭无官事懒升堂。 醇醪幸接周公瑾,百感伤怀总欲忘。 注释: 南宁遇冬至雨中有感呈同事二王公:在南宁遇到冬至的雨天时有所感而作。 风雨凄凄(凄凄)客思凉,况逢冬至在殊方。 形容天气恶劣,风声凄厉,使人感到寒冷。况:何况。殊方:不同的地方。 愁看瘴岭遮天短,独拥寒衾觉夜长。
赴广东过东平马上因简萧九鼎 奉命南来十二程,风光感目不胜情。 几家桑梓编新户,何处松楸蔽旧茔。 问俗独怜今日异,留田敢废后人耕。 相逢莫道悠悠者,牧守如今是弟兄。 注释: 1. 奉命南来十二程:指受命前往南方任职,行程长达十二程。 2. 风光感目不胜情:形容看到美丽的风景,心情愉悦到了极点。 3. 几家桑梓编新户:几家人的故乡被编入了新的户籍。 4. 何处松楸蔽旧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