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呈天瑞,嵩高协地灵。
云连平野白,日拥万峰青。
应宿中为火,居方镇是星。
上公崇秩祀,贝阙俨仪形。
历代陈圭璧,层峦列障屏。
瑶函开宝箓,绛节引雕軨。
客有吹笙岭,僧留面壁亭。
鹤能骖叱驭,石亦解谈经。
玉井涵仙液,金壶注净瓶。
丹砂因颂显,青鸟应时停。
箕颍瓢无迹,浮丘洞自扃。
柏犹称汉将,槐更肇秦庭。
演法曾留偈,登封早勒铭。
霓裳侵晚度,清梵夜深听。
暮霭吟枫叶,朝霞覆茯苓。
烟岚晴袅袅,花雨昼冥冥。
月冷虚堂钵,风传高阁铃。
十年尘外想,百念静中宁。
倏尔超三界,悠然小四溟。
采真疑汗漫,泛泛愧流萍。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嵩山的壮丽景象和传说故事。以下是逐句释义:
- 游嵩少 - 游览嵩山,少指年轻。
- 河洛呈天瑞 - 黄河和洛河流经中原,象征祥瑞。
- 嵩高协地灵 - 嵩山高峻,与天地灵气相协调。
- 云连平野白 - 天空中的云朵连接着广阔的田野,呈现出一片白色。
- 日拥万峰青 - 太阳照耀着万座山峰,使得山峰呈现出青色。
- 应宿中为火 - 据说嵩山上有一座庙宇,是道教的火神之宿。
- 居方镇是星 - 在嵩山镇守一方,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
- 上公崇秩祀 - 嵩山被尊称为上公,受到很高的祭祀。
- 历代陈圭璧 - 自古以来,就有帝王在嵩山献上圭璧作为贡品。
- 层峦列障屏 - 层层山峦像是一道道屏障。
- 瑶函开宝箓 - 打开瑶盒,里面藏着神奇的宝物。
- 绛节引雕軨 - 拿着红色的符节,引导着一群神兽。
- 客有吹笙岭 - 有人吹奏笙乐,在岭上演奏。
- 僧留面壁亭 - 和尚们留在亭子里面壁静思。
- 鹤能骖叱驭 - 鹤可以骑在人的背上,驾驭人前行。
- 石亦解谈经 - 石头也能讲经说法。
- 玉井涵仙液 - 玉井里充满了仙水。
- 金壶注净瓶 - 金色的壶里盛满了仙水。
- 丹砂因颂显 - 丹砂因为赞颂而显现出神奇。
- 青鸟应时停 - 青鸟按时出现。
- 箕颍瓢无迹 - 箕颍两处都是空无痕迹,没有神仙留下的痕迹。
- 浮丘洞自扃 - 浮丘洞口自己关闭了。
- 柏犹称汉将 - 柏树还被称为汉朝的将领。
- 槐更肇秦庭 - 槐树还在秦朝时期就存在。
- 演法曾留偈 - 曾经有人在那里表演佛法。
- 登封早勒铭 - 很早之前就有了关于这个地方的记载。
- 霓裳侵晚度 - 霓裳舞在傍晚时分穿行。
- 清梵夜深听 - 夜晚的寺庙传来梵音。
- 暮霭吟枫叶 - 夕阳映照下的枫叶被晚风轻轻摇曳。
- 朝霞覆茯苓 - 早晨的阳光照亮了茯苓。
- 烟岚晴袅袅 - 烟雾缭绕,晴空如烟。
- 花雨昼冥冥 - 白天的雨下起来,如同花雨般纷纷扬扬。
- 月冷虚堂钵 - 月光照射下,空空的禅堂显得更加宁静。
- 风传高阁铃 - 风吹过高高的阁楼,传来铃声。
- 十年尘外想 - 十年间,他一直在尘世之外思考。
- 百念静中宁 - 所有的杂念都被净化,心灵宁静。
- 倏尔超三界 - 忽然之间,他超越了人、鬼、神三界的界限。
- 悠然小四溟 - 他心情悠闲地漫步在四溟之中。
- 采真疑汗漫 - 寻找仙人的过程仿佛是在茫茫大漠中行走。
- 泛泛愧流萍 - 惭愧地觉得自己像漂浮的浮萍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诗人以诗意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到“嵩山”,暗示了嵩山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