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谷中兰,馥馥日以芬。
亭亭山上松,郁郁日以青。
高台望何极,荒草相侵寻。
云卧人已往,独留身后名。
感兹长太息,陶陶自沉冥。
【注释】:
坐白兆山房 其四:在坐白兆山房的第四首诗。
猗(yī)猗:形容香气馥郁、茂盛的样子。
谷中兰:长在山谷中的兰花,即兰花。
馥馥(fú):芳香的样子。
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
山松:山上的松树。
郁郁:形容青翠茂盛的样子。
高台:高大的楼阁。
何极:什么尽头?
荒草相侵寻:荒芜的草木相互侵扰,寻找什么?
云卧:指云彩。
人已往:人已经过去了。
陶陶: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
自沉冥:自己沉迷于冥思之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的前六句以“兰”、“松”为题,写山中之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山中幽美的景致的喜爱之情。后两句写诗人因山中美景而忘却名利,而当功名富贵如云烟般飘散时,才感叹人的生命短暂,只有沉浸在冥冥之中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此诗以兰、松为题,描写了山中景色之美,抒发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名利的淡漠之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