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吐佳菊,采采含幽馨。
芳心竟云托,离披履前楹。
讵惟陶令贤,千载同幽襟。
感兹时物迁,独见霜中荣。
故人安素子,为君写其英。
醉墨尚淋漓,宛若寒露侵。
岂无春阳华,朝发夕已零。
赠此竟何俟,亦以期令音。
解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第一句:“东篱吐佳菊,采采含幽馨。”
- 注释: “东篱”指的是古代中国诗人陶渊明经常在自家的东边小园中种菊花。这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尊敬和向往。
- 译文: 东边的篱笆旁绽放着美丽的菊花,每一朵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
第二句:“芳心竟云托,离披履前楹。”
- 注释: “芳心”指的是菊花的芬芳,“竟云托”意味着菊花的香气仿佛从云端飘落。
- 译文: 菊花的心(指花朵)仿佛被云雾托起,它们分散而又聚集地装饰着前院的横梁。
第三句:“讵惟陶令贤,千载同幽襟。”
- 注释: “讵惟”相当于“只是”,表示强调,而“陶令”指的是陶渊明。
- 译文: 只有像陶渊明那样贤明的人,才拥有千年不变的高洁情操。
第四句:“感兹时物迁,独见霜中荣。”
- 注释: “兹”是这里的意思,“物迁”指时光变迁。
- 译文: 感慨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唯独菊花在霜降时展现出它的辉煌。
第五句:“故人安素子,为君写其英。”
- 注释: “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安素”可能是指一个名字或者别称。
- 译文: 我的一位老朋友安素先生,他为您描绘了菊花的美丽。
第六句:“醉墨尚淋漓,宛若寒露侵。”
- 注释: “醉墨”可能指的是喝醉后写的字,“宛若”形容相似。
- 译文: 酒后的墨迹仍然流畅,就像寒露一样渗透进纸面。
第七句:“岂无春阳华,朝发夕已零。”
- 注释: “春阳”可能指的是春天的阳光,”华”通常指开花繁盛,这里可能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译文: 难道没有春天的阳光使得花儿开放?早晨盛开,晚上就凋零。
第八句:“赠此竟何俟,亦以期令音。”
- 注释: “赠此”指的是赠送菊花,”令音”可能指的是优美的音乐或诗歌。
- 译文: 既然这样,我赠送菊花又有何待?也希望您能听到优美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菊花的自然美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菊花在秋风中依然傲然绽放的景象,以及它带给诗人的美好感受。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