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罢谈经思独清,更于静里听潮生。
半将春水来天籁,尽入羊城作雨声。
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
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

注释:

席罢谈经思独清,更于静里听潮生。

半将春水来天籁,尽入羊城作雨声。

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

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

译文:

宴席散后谈论经典思考独自清净,在寂静中倾听潮声。

一半的春水流入天籁,全部流入羊城化作雨声。

登上高楼观看潮水波涛翻滚,徒然写下赋文,面对江流只能听到潺潺的水声。

不如喝醉酒躺在沧洲上,让万里江山的美丽美景解除心中的疲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后所作,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自然景象中的细节之美。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共饮之后,回到书房,独自沉思,品味着那份宁静与清新。而当夜深人静之时,他又被大自然的声音所吸引,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

第三句“半将春水来天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江水轻轻流淌,带来了自然界最美妙的声音——天籁之音。而“尽入羊城作雨声”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春水流入城市后,化作细雨洒落的情景。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的美丽,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四句“登阁观涛空有赋,临流洗耳亦虚名”,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他站在楼上俯瞰波澜壮阔的潮水涌动,虽然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意,但却觉得这一切仿佛只是徒劳无功。而面对江流时,只能听到那淙淙的流水声,这也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体验。诗人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的深深眷恋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处之。

最后一句“何如醉卧沧洲上,万里琳琅一解酲”,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和选择。他宁愿选择醉酒后的迷糊状态,享受那份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愿被世俗名利所困扰,追求那看似虚无缥缈却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脱的精神境界,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他善于运用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艺术世界中,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