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洞涵虚郁紫清,碧岩如手覆仙蘅。
空中香树浮珠阁,象外烟花拥玉屏。
倦鸟未忘常梵语,寒泉那识下方情。
西风古木岚光暮,何处人间有磬声。

佛手崖小憩见一滴泉

佛手崖:指佛教中常见的一种形象,佛的手掌。

小憩:短暂的休息。

见:看见。

一滴泉:形容泉水很小。

译文:佛手崖上的小憩时,我看见了一滴小小的泉水。

赏析: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佛手崖上的小憩画面,让人仿佛看到了佛手崖上的风景。接着,诗人又用“一滴泉”来形容泉水,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联:“幽洞涵虚郁紫清,碧岩如手覆仙蘅。”
幽洞涵虚:形容山洞深邃、幽静。
郁紫清:形容山色美丽,如同紫色的清泉。
碧岩如手:形容岩石的颜色像手一样绿。
覆仙蘅:覆盖着仙人的灵芝。
译文:深深的山洞里充满了宁静和美丽,像是紫色的清泉,而岩石的颜色如同绿色的手,覆盖着仙人的灵芝。
赏析:这一联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三联:“空中香树浮珠阁,象外烟花拥玉屏。”
空中香树:形容树上的花香弥漫在空中。
浮珠阁:形容树木繁茂,如同漂浮在水上的阁楼。
象外烟花:形容烟花的美丽,如同大象之外的景象。
拥玉屏:形容烟花的美如同玉屏般壮丽。
译文:空中飘荡着香树的芬芳,如同漂浮在水上的阁楼,而在大象之外还有美丽的烟花。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一幅烟花绽放的画面,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绘,展现了烟花的美丽和壮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烟花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第四联:“倦鸟未忘常梵语,寒泉那识下方情。”
倦鸟未忘常梵语:形容鸟儿虽然疲倦,但仍然记得佛家的教诲。
寒泉那识下方情:形容泉水清澈寒冷,无法理解人间的情感。
译文:疲倦的鸟儿仍然记得常说的佛家话语,而清凉的泉水也无法理解人间的情感。
赏析:这一联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同状态和感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第五联:“西风古木岚光暮,何处人间有磬声。”
西风古木:形容树木苍老而坚韧。
岚光暮:形容夕阳下的山影。
磬声:佛教中的乐器声音,常用来代表清净和宁静。
译文:西风拂过苍老的树木,夕阳下的山影显得朦胧,而在人间哪里能够听到清净和宁静的磬声呢?
赏析:这一联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通过色彩和形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