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江堤暝色黄,寺钟渔火雁声长。
客心似水中流急,驿路如年尽日忙。
隔岸风沙催短角,极天云树度危樯。
丛林十里寒城夜,又上公安肃政堂。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重点字词来分析作答。
“细雨江堤暝色黄,寺钟渔火雁声长。”这两句写景,描写了诗人乘船过江时的景象。“细雨江堤”,说明天气阴冷;“暝色黄”,点明了时间,黄昏时分;“寺钟”“渔火”是听觉的两种感受,写出了江上景色的宁静和幽美。
“客心似水中流急,驿路如年尽日忙。”这两句写舟行之快,突出诗人内心的急切。“客心似水中流急”,以“急”字形容自己的心情,表明自己的内心像流水一样急速;“驿路如年尽日忙”,以“忙”字来形容旅途之劳顿,表现诗人在旅途中度过的时光之漫长。
“隔岸风沙催短角,极天云树度危樯。”“急”与“忙”两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急切,也表现出他旅途的劳累。“隔岸风沙催短角”一句中,“风沙”是听觉,“催短角”是视觉,“短角”指船上的号角,这里借代了战马。“极天云树度危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高入蓝天的云雾和树木在远处掠过,正驶过一座座巍峨的船楼。这里的“危樯”指的是高大坚固的船桅。“云树”指云气缭绕的树木,这里比喻船行的高远。通过“急”与“忙”以及“短角”和“危樯”,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急切之情。
“丛林十里寒城夜,又上公安肃政堂。”这两句写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丛林”“寒城”是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感受,描绘出了一幅凄清寒冷的夜景画。“又上公安肃政堂”一句,意思是诗人又来到公安县的肃政衙门。
【答案】
译文:
雨后的江堤笼罩在暮色之中,天色显得有些昏黄。寺里传来阵阵钟声,江边传来阵阵渔火,江面上不时传来雁鸣声。我的心情就像江水一般急速流动。驿路上尘土飞扬,行程匆匆。隔着江岸,风沙扑面而来,催促着短促的号角声。天空中云气缭绕,树影摇曳不定,我正在渡过一条高高地横卧在云端上的大船。经过漫长的旅程,终于抵达了公安县的肃政衙门。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叙了作者乘船沿江西下,沿途所见所感。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途中的所思所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不平。
首联写诗人在江边看到的风景。“暝色”点明时间,傍晚时分。“细雨”、“江堤”渲染一种静谧的气氛。“寺钟”、“渔火”为听觉和视觉的结合,给人以平静之感,同时也为下文抒情作铺垫。颔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客心”即游子之心。“急”“忙”二字,不仅写出了诗人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长途跋涉中的劳累。颈联由近及远地写景。“隔岸风沙”“短角”“危樯”等景物描写,营造了旅途的艰辛氛围。尾联写诗人的归宿。诗人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来到了他的故乡——公安县的肃政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