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头枫树霜初结,海风吹滴猩猩血。
秋光上下镜面平,清光一片琉璃彻。
沙头眠鸥忽惊起,客帆飞去波明灭。
烟水苍茫野牧归,数声短笛吹新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读懂原诗的大意,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主旨和表达技巧。

“渡头枫树霜初结”,诗人登舟过江,眼前是一片红叶。“霜”字点明了时令。“初结”,说明霜还没有完全融化。这一句描写了枫叶上霜的景色。

“海风吹滴猩猩血”,诗人登上了江中的小舟,抬头看见江面上飘浮着一层薄雾,那雾像鲜血一样在江中流动,给秋江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秋光上下镜面平,清光一片琉璃彻”,秋天的景色如明镜一般清澈明亮。“秋光”是说江上的雾气,像镜子一般把天空、江面照得如同镜面一般,非常清澈明亮。这里的“明”与“澄”意思相近,都是指光亮。这里用两个形容词来写一个景物(雾),使景物的形象更饱满;同时用“秋光”“镜面”“清光”三个词来反复衬托,使画面显得更加明净而生动。

“沙头眠鸥忽惊起,客帆飞去波明灭。”诗人在舟中静观两岸景致,看到沙滩上有一只大白鸥,它静静地躺在沙滩里,似乎睡着了。突然,它忽然被什么惊醒,展翅飞起来,直上青天。诗人从白鸥的惊起中感受到了秋江的动态美。接着又看到客船的帆影在水面上荡漾。帆影忽隐忽现,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

“烟水苍茫野牧归,数声短笛吹新月。”远处是茫茫的水烟,近处是一群放牧归来的牛羊。听到几声短笛声,诗人不禁想到:在这宁静的夜晚中,只有这短短一瞬的笛声陪伴着他。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渡口旁的枫树上挂着初结的霜,江风拂动,吹落了枫叶像猩猩的血。

秋天的江面上,雾气弥漫如明镜,一片清澈透亮,仿佛是琉璃制成的。

沙滩上睡着的大白鸥忽然被惊醒,展翅飞向青天,客船帆影在江面上荡漾,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

远处烟雾蒙蒙,近处牛羊成群,几声短笛响起,伴着新月入夜。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之作。诗篇先写登舟时见到江边枫树上挂满晶莹的霜花,再写江上晨雾弥散的景象,表现了秋天江面的迷蒙景色;后写客船在晨雾中行进的情景,最后以听到几声短笛声,伴着新月入夜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