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台斗上,紫气结龙文。
江汉川流合,衡庐地势分。
鸡声催曙月,雁语隔重云。
潇飒深秋意,偏教旅客闻。
剑江驿
何年台斗上,紫气结龙文。
江汉川流合,衡庐地势分。
鸡声催曙月,雁语隔重云。
潇飒深秋意,偏教旅客闻。
译文:
何时在高台之上能看到紫气凝结成龙的纹理?
江汉两川汇合,衡山与庐山分隔两地。
清晨鸡叫催促着曙光,而大雁的叫声隔着重重云雾传来。
在秋天萧瑟的景色中,更能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辛酸。
注释:
- 何年台斗上:何年 - 何时;台斗 - 星名,即牵牛星。古人认为天上有十二星座,称为“十二次”,每一颗星都对应一个方位,其中牵牛星是天帝的仓库。这里指牵牛星的位置很高,难以看清。
- 紫气结龙文:紫气 - 紫色的云气;龙文 - 古代传说中龙身上的花纹。此处形容天空中紫色的云气如同龙纹一般美丽。
- 江汉川流合:江汉 - 长江和汉水,两条大河;川流 - 河流流动的样子。合 - 汇合。这里描绘了江汉二水最终汇合的情景。
- 衡庐地势分:衡山和庐山,都是中国的名山。这里用“衡庐”比喻地理环境的特点。分 - 划分,分割。描述了这两座山的地理位置相对分隔的景象。
- 鸡声催曙月:鸡声 - 鸡叫的声音;曙月 - 破晓时的月亮。这里形容早晨鸡鸣声将破晓时分的月亮催出,渲染了黎明前的宁静和期待。
- 雁语隔重云:雁语 - 大雁的鸣叫声;重云 - 厚重的云层。这里形容大雁的叫声被重重云雾遮挡,无法传达到地面。
- 潇飒深秋意:潇飒 - 形容风声或雨声;深秋意 - 深秋的气息。这里的“深秋”指的是秋天的深处,更加凸显了季节的感觉。
- 偏教旅客闻:偏教 - 特意让某人听到;旅客 - 旅行的人。这里是说深秋的景色和声音特别让人感到凄凉,尤其能让远行的旅人感受到这份孤独和寂寞。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剑江驿周围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首句“何年台斗上,紫气结龙文”,以疑问的形式开篇,引发读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对江汉川流合、衡庐地势分的具体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阔与和谐。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鸡声催曙月,雁语隔重云”两句,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最后一句“潇飒深秋意,偏教旅客闻”,则将这份孤寂的情绪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