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黄塘路,青鞋信杖藜。
沙回笼岸尽,山迥羃云低。
衰草寒螀歇,荒榛暮鸟啼。
野桥清浅处,疑涉浣花溪。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登临挂榜山途中,步到黄塘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十里黄塘路,青鞋信杖藜”,写诗人从山上下来,走到山下的黄塘,所走的小路有十里之遥,而脚下穿的是青色的草鞋(青鞋),手拄着藜杖。颔联“沙回笼岸尽,山迥羃云低”,写诗人走到黄塘的尽头时,回头望去,只见沙子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连成一片;远望山峰,云雾缭绕,山势连绵起伏。颈联“衰草寒螀歇,荒榛暮鸟啼”,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由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尾联“野桥清浅处,疑涉浣花溪”,写诗人走到黄塘的尽头时,发现前面有一个小河,于是便下了马,想在这河边洗个脸,休息一下,但这时却看见远处有一座桥,觉得有些像“浣花溪”的桥。诗人由近及远,由实及虚,写出了自己当时的心情。
【答案】
十里黄塘路
青鞋信杖藜
沙回笼岸尽,山迥羃云低
衰草寒螀歇,荒榛暮鸟啼
野桥清浅处,疑涉浣花溪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登临挂榜山途中,步到黄塘时的即兴之作。首联“十里黄塘路,青鞋信杖藜”,写诗人从山上下来,走到山下的黄塘,所走的小路有十里之遥,而脚下穿的是青色的草鞋(青鞋),手拄着藜杖。颔联“沙回笼岸尽,山迥羃云低”,写诗人走到黄塘的尽头时,回头望去,只见沙子被风吹得漫天飞舞,连成一片;远望山峰,云雾缭绕,山势连绵起伏。颈联“衰草寒螀歇,荒榛暮鸟啼”,写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由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尾联“野桥清浅处,疑涉浣花溪”,写诗人走到黄塘的尽头时,发现前面有一个小河,于是便下了马,想在这河边洗个脸,休息一下。但是诗人却看见了远处一个与自己家乡相似的小桥——浣花溪的小桥,由此诗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生活过的浣花溪,想起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