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酒三百杯,送行莫匆匆。
酣歌击剑起,逸气如长虹。
昔作鲁诸生,结交尽豪雄。
黄金不足惜,对客囊屡空。
早读五车书,作赋文尤工。
今年见天子,拜舞明光宫。
盛世夙重才,恩波赐无穷。
长鲸跋锦浪,勺水焉能容。
臈月河上别,雪花舞回风。
行扳越城柳,醉度吴门钟。
虽云隔云泥,耿耿心犹仝。
顾我草泽居,生计如飞蓬。
终当拂羽翰,万里来相从。
谁能事章句,白首卧云松。
【注释】
鲁酒三百杯:语出《诗经.卫风.氓》“我送女于淇之上矣,将至焉兮,瞻望弗如。我思古人,伊谁之屋?”鲁酒:指鲁地的酒。
莫匆匆:不要匆忙离去。
酣歌:畅快地歌唱。
逸气:超凡脱俗的气概。
昔作:过去曾。
结交尽豪雄:与豪杰之士交朋友。
黄金不足惜,对客囊屡空:钱财不珍贵,对宾客总是囊空。形容自己清苦。
早读五车书:年轻时就广泛学习。
文尤工:文章尤其写得好。
天子:皇帝。
拜舞明光宫:拜见皇帝,在明光宫跳舞。
盛世:太平盛世。
长鲸跋锦浪:长鲸翻腾着,把锦绣一样的波浪都踏平了。比喻才能出众。
勺水焉能容:一勺水怎么能容纳得下呢?比喻恩情深厚,无法报答。
臈月河上别:在黄河上的月亮下分别。
雪花舞回风:雪花在空中飞舞。
行扳越城柳:走时拉住越城的柳枝。
吴门:今江苏苏州市,古称吴门。钟,即鼓,古代击鼓以示警戒或召集士兵。
云泥:喻指距离遥远。
耿耿心犹仝:耿耿,忠诚的样子;仝,同也。表示虽隔云泥而仍心向故人之情。
顾我草泽居:看我是隐居在乡野之间。
事章句:从事于琐碎的章句学问中。
白首卧云松:直到白发苍苍还在云山之中读书。
拂羽翰:整理羽毛、书写文辞,指游历四方。
谁:疑问词。
事:侍奉。
章句:经学名词,指解释文字音节的著作。
白首:头发变白,年老。
卧云松:睡在松树之下,形容闲散安逸的生活。
【赏析】
此诗是李白赠给友人王中美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当时正漫游于梁宋一带,途经河南汝州,偶遇王中美,于是写下这首赠别诗赠别朋友。全诗八句,前四句写饯别的殷勤,后四句则写友情的深厚。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意境深远。
开头两句:“鲁酒三百杯,送行莫匆匆。”诗人用夸张的语言,写出了主人热情洋溢的待客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赞颂。接着写宴会上欢歌曼舞,气氛热烈欢快。“酣歌击剑起,逸气如长虹。”(《文镜秘府论·南卷·赋·序》)这里既写宴会上欢乐的场景,又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飘逸的风度。最后两句:“昔作鲁诸生,结交尽豪雄。”回忆当年在鲁地求学时,广纳贤士、广结豪俊的情景。“黄金不足惜,对客囊屡空。”写自己虽然贫穷但却并不自卑,因为自己有一颗坦荡磊落的胸怀。“早读五车书,作赋文尤工。”“作赋文尤工”是说自己早年刻苦攻读,博学多才,而且善于作文。《文镜秘府论》说:“夫属文之首务,其大者体国经野,究于理源;其细者篇章六义,缉异比奇。”李白就是以这样的文学造诣来表达对王中美的敬仰之情的。
中间四句:“今年见天子,拜舞明光宫。盛世夙重才,恩波赐无穷。长鲸跋锦浪,勺水焉能容。”这四句是作者想象中的王中美在朝廷受到皇上宠信的情景。他想象王中美入朝拜见皇帝,在宫廷里歌舞升平、得意洋洋的样子,以及得到皇帝赏识后的荣耀和恩宠。“长鲸跋锦浪,勺水焉能容!”这是诗人的由衷之言,也是他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的才华能够像长鲸一样翻江倒海,像巨浪一样汹涌澎湃;同时,也希望他能像大海里的一瓢水那样,永远包容着广阔的天地。
结尾两句:“臈月河上别,雪花舞回风。”写分别情景。诗人描绘了一幅别离时的动人画面:皎洁的月光洒在黄河之上,两人依依惜别。诗人想象着他们分手后的景象:天上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就像在回旋飞舞一般。这两句不仅渲染出别离时的凄凉悲凉的气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离别后的美好祝愿。“行扳越城柳,醉度吴门钟。”写友人离去时,李白拉着越城柳树枝,醉醺醺地走过吴门城门的报时钟声。“吴门”,指吴地的城门。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自己对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两句:“虽云隔云泥,耿耿心犹仝。”意思是说即使我们相隔千里、难以相见,但我的心依然像从前那样和你紧紧相连。这里的“云泥”是指君臣关系或贵贱关系。李白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他对友人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