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溪上峰,彩翠乱晴日。
奇崖与怪壑,杳霭看无极。
寒渠石濑漱,野径烟萝密。
猿响夕阴沈,松鸣夜风疾。
传云羽仙客,昔此炼金液。
鹤驾虽已遥,空坛想行迹。
苍然旧台观,冷落依泉石。
丹光晴更发,紫气朝还集。
九曲别时多,凭君访寥阒。
【注释】
1.武夷山:在福建武夷山市,为我国著名风景旅游区,有“秀甲东南”之誉。
2.陈孟敷:字子高,号东皋,北宋诗人、词人。
3.亭亭:亭亭玉立,形容山峰直立挺拔。
4.峰:山峰。
5.彩翠乱晴日:色彩缤纷的山峦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十分绚丽多彩。
6.奇崖:险峻陡峭的山崖。
7.怪壑:奇特的山谷。
8.杳霭:渺茫幽暗的样子。
9.寒渠:清冷的溪流。
10.石濑:水流冲击岩石所形成的水潭。
11.漱:冲刷。
12.野径:郊外小路上的路。
13.烟萝:指长满青苔的草木。
14.猿响:猿啼声。
15.夕阴:傍晚的阴云。
16.松鸣:松涛声。
17.羽仙客:传说中的神仙。
18.炼金液:炼制仙丹。
19.鹤驾:指乘鹤飞行。
20.空坛:空阔的祭坛。
21.苍然:形容古老而苍劲的样子。
22.旧台观:过去的台殿观阁。
23.冷落:荒凉冷落。
24.丹光:丹砂之色,即朱砂色。
25.紫气:道家指祥瑞之气。
26.九曲:这里指武夷山中的九条溪涧。
27.凭君访问:请你去探访一下。
【赏析】
《赋得武夷山送陈孟敷之三衢》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写送别,却无一字直接道及离别,而是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历史传说的追忆来表现送别的深情,语言清新隽永,意境雄浑壮阔,堪称送别之作的佳作。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武夷山风光画面,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描绘武夷山的美丽景色;中间十句通过写景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最后两句以传神之笔点出诗人对武夷山的无限眷恋之情,并借景生情,表达对友人的深深怀念。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