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今时莫道无钟期。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诗句:

  • 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 今时莫道无钟期。
  •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译文:
在秋天的夜晚,我踏入了虎丘山,坐在白莲池边。
秋月微微地洒下光芒,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秋风轻轻吹过,拂动着我身上的葛衣。
月光之下,似乎听到了悠扬的歌声,那声音高亢而震撼,让我仿佛要乘着风去飞翔。
憨憨泉旁,泉水甘甜如饴,喝一口就能解我饥饿。
可在可中亭上,我看到参差的鸣叫此起彼伏,那声音嘹亮而明亮,却不知道是何鸟。
方思道、郑继之两位朋友,他们和我一样都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着机会。
现在不要说没有像钟期那样的知己。
唉,感叹啊!在太行的路上充满了危险和困难,烟雾弥漫遮蔽了天空,让人感到迷茫。
我心中的抱负,又何必在乎那五斗米的价值?
南山上有蕨菜和藜叶,北山上有紫色的灵芝。
我渴望回归到剑池,那里很久没有蛟龙出没了。
生公法师的石碑至今仍使人疑惑,未来的日子里,又将如何度过呢?
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探索武夷山的奥秘。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在虎丘山白莲池边夜坐的情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和意象,如“秋月”、“清风”、“歌声”、“泉水”等,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