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彭城彭奴元姓李,早入徐家称帝子。
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晚入南唐作谋士。
同时契合风尘里,草昧君臣若鱼水。
淮北初收格斗尘,宫中漫得丹青理。
升元阁上写墨竹,翠葆萧森凤毛起。
手书珍重表恩殊,御墨淋漓湿桑梓。
世代相催犹梦幻,金陵画饼宁复尔。
帝王从古多好手,人物绚素无不有。
前有殷武丁,物色惟传傅岩叟。
后有宋道君,鹰犬骅骝歘飞走。
丹青意气稍或别,治乱兴亡一回首。
彭奴彭奴听我歌,淇水才贤本众多。
但惜九华山,不似傅岩阿。
吁嗟乎竹花零乱岁蹉跎,凤凰不来将柰何。

这首诗是南唐后主李璟的作品,描绘了他在政治和艺术上的挣扎。

君不见彭城彭奴元姓李,早入徐家称帝子。
这是第一句,意思是“你看不见彭城的彭奴元姓李的人,他早就进入徐家成为皇帝的儿子”。这里提到了“徐家”,可能是指当时的某个家族或势力集团。

又不见九华山下齐丘生,晚入南唐作谋士。
第二句,意思是“又看不见九华山下的齐丘生,他晚些时候进入南唐做谋士”。这里的“齐丘生”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而他是南唐的谋士,说明他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契合风尘里,草昧君臣若鱼水。
第三句,意思是“同时在乱世里,君臣的关系就像鱼水一样亲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一种感慨,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密切,就像鱼在水中一样自然。

淮北初收格斗尘,宫中漫得丹青理。
第四句,意思是“淮北地区刚刚收复战争的尘埃,宫殿中却只有丹青画的技巧”。这里的“淮北”指的是现在的江苏一带,而“丹青理”可能是指绘画技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后的无奈感伤,认为战争中的牺牲和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升元阁上写墨竹,翠葆萧森凤毛起。
第五句,意思是“在升元阁上书写墨竹子,它像翠绿色的葆葆一样萧瑟,凤头羽饰显得非常生动”。这里的“墨竹”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竹子,而“翠葆萧森凤毛起”则形容了竹子的优美形态。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墨竹的喜爱之情。

手书珍重表恩殊,御墨淋漓湿桑梓。
第六句,意思是“亲手写下的书信要珍惜,御用的墨水让桑树都沾湿了”。这里的“手书”和“御墨”都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表达方式,而“桑梓”则是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故乡或家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书信的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世代相催犹梦幻,金陵画饼宁复尔。
第七句,意思是“世代相传仍然像是一场梦幻,金陵的画饼又怎么能够实现呢?”这里的“金陵”指的是现在的南京,而“画饼”可能是指虚幻的承诺或期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感慨,认为人们的追求往往无法实现。

帝王从古多好手,人物绚素无不有。
第八句,意思是“帝王自古都喜欢才艺高超的人,各种各样的才艺都有”。这句话总结了前文的内容,强调了历史上帝王们对于才艺的重视。

前有殷武丁,物色惟传傅岩叟。
第九句,意思是“前面有殷武丁,选拔人才只注重傅岩的老头儿”。这里的“殷武丁”可能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而“傅岩叟”则是一个具体的人物。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不同时代对于人才选拔的不同标准和方法。

后有宋道君,鹰犬骅骝歘飞走。
第十句,意思是“后面有宋道君,像鹰、犬、骅骝一样突然飞走”。这里的“宋道君”可能是另一个历史人物,而“鹰犬骅骝”则是古代对骏马的称呼。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描述了某种事物或现象迅速消失或转变的状态。

丹青意气稍或别,治乱兴亡一回首。
第十一句,意思是“绘画中的意气稍稍有所不同,治理国家的成败都在一回首间”。这里的“丹青意气”可能是指绘画作品中的情感和氛围,而“治乱兴亡”则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和历史。这一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感慨。

彭奴彭奴听我歌,淇水才贤本众多。
第十二句,意思是“请听我说彭奴彭奴的故事,淇水的才俊本来就很多”。这里的“彭奴彭奴”可能是一个地名或人物的别称,而“淇水才贤”则是指淇水流域的人才荟萃。这一句通过回忆彭奴彭奴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才俊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但惜九华山,不似傅岩阿。
第十三句,意思是“但是可惜九华山不如傅岩山的美”。这里的“九华山”和“傅岩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分别位于现在的安徽省和浙江省境内。这一句通过对两个不同山脉的比较,强调了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吁嗟乎竹花零乱岁蹉跎,凤凰不来将柰何。
意思是“唉呀!竹子的花已经凌乱不堪岁末已到,凤凰不来该怎么办呢”。这里的“竹花”可能是指竹子开花的景象,而“凤凰”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