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埃䓇䓇二麦死,幽天五月无雷雨。
秪疑青竹修大雩,忽见黄头泽下土。
少男风生鸟鸣渚,苍龙行天翠蛟舞。
儿童拍手歌𧋍蜴,徵敛从兹脱箠楚。
乃者盗贼连三霜,以致逆气成旱荒。
老稚大半委沟壑,丁壮岂免从豺狼。
况尔犁锄铸为兵,纵有废地无复耕。
东家鬻儿西鬻女,骨肉之怨何时平。
只今一雨民稍宽,柳叶榆钱尚得飧。
莫令边陲又金革,公赋从容私始得。
诗句释义:
- 黄沙覆盖了二麦,五月的天阴云密布没有雷雨。
- 关键词:“黄埃”表示黄色的尘土,“黄麦”指被黄尘覆盖的小麦,“䓇䓇”形容尘土飞扬的样子。“二麦”即两种类型的小麦,“死”说明这些作物已经无法生长。“幽天五月无雷雨”意味着天空阴沉,天气闷热,没有降雨的迹象。
- 只怀疑是青竹修成的大雩(古代一种祭祀活动),突然看到了在水边泥土中黄头蚁。
- 关键词:“大雩”指的是大型的祭水仪式,用于祈求雨水。“青竹”可能是指用青竹制成的某种工具或设施,“修”在这里有制作、建造之意。“泽下土”可能是指在沼泽地区挖掘出的泥土。“黄头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通常与湿润和肥沃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 少年人受到风吹动鸟儿在水边鸣叫,苍龙和翠蛟在天空中舞动。
- 关键词:“少年风生鸟鸣渚”描述了风力使得鸟群在水面上飞翔,发出鸣叫声的情景。”渚”是水中的小洲。”苍龙行天翠蛟舞”可能是对天空中龙形动物的描述,”翠”可能是指绿色或者龙的颜色。
- 儿童拍手唱𧋍蜴,征敛从此脱鞭打之痛苦。
- 关键词:“拍手歌𧋍蜴”描述的是儿童们唱歌的场景,”𧋍蜴”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可能是一种虚构的动物。“征敛”指的是征收赋税,“脱鞭打之痛苦”可能是指因为税赋而减轻了身体上的负担。
- 之前盗贼连年发生三起霜灾,导致逆气形成旱灾造成饥荒。
- 关键词:“盗贼连三霜”指的是连续三年的灾害性天气导致的农作物受损。“逆气”可能是指不寻常的气候条件,如霜冻。“旱荒”指的是由于旱灾造成的粮食短缺和饥荒。
- 老幼大多死于沟壑之中,壮年也难以避免成为野兽的食物。
- 关键词:“沟壑”指的是山间的山谷,通常用来比喻困境。“委沟壑”意味着死亡或陷入困境。“豺狼”是凶猛的野生动物,常用来象征危险或灾难。
- 何况你的犁锄铸为了兵器,即使有了荒废的土地也无法耕种。
- 关键词:“犁锄”是一种农具,用来翻土和耕地。“铸为兵器”意味着将农具变成了武器。“无复耕”表示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 东家卖掉儿子西家出售女儿,骨肉之情何时能得到解脱?
- 关键词:“东家鬻儿西家售女”指的是家庭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出售孩子的情况。“骨肉之怨”反映了家庭成员之间因贫困而产生的矛盾和不满。
- 现在一场及时的大雨使民众稍微宽慰一些,柳树叶子榆钱还可以充饥饱腹。
- 关键词:“一雨民稍宽”指的是及时的雨水缓解了民众的苦难。“柳叶榆钱”可能是指用柳叶和榆钱做成的食物,用来补充营养或作为食物。
- 不要让边疆再有战事发生,公家赋税轻松百姓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
- 关键词:“边陲又金革”指的是边境再次出现战争的紧张局势。“公赋从容私始得”表明如果公家赋税减轻,百姓就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饥荒、战乱以及人民苦难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场景下的自然和社会状态,表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渴望。诗中多次使用“雨”这一主题,象征着自然界的滋润和希望的到来。同时,通过对自然灾害、社会问题和个人遭遇的描述,诗人传达了对公正和平等的诉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