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有方石,光洁宛如几。
大者何嵓嵓,小者尽齿齿。
不是雕琢力,岂无神鬼庇。
南方有佳人,贞心与之比。
【注释】
天台山:在浙江。方石:平整的石块。几:古时的一种小而平的器皿。
嵓(zōu):高大的样子。齿齿:形容细小的东西排列紧密,像牙齿一样。
神鬼庇:神灵庇护。
佳人:美人。贞心:忠贞不渝的心。比:比喻。
【译文】
天台山有平整光滑的石头,它们光洁如同几案一样。
大石头啊多么高耸啊,小石头啊密密地排成行列。
不是雕刻工匠用斧凿,怎能生出这样神奇的东西?
南方有位美丽的姑娘,她的忠贞之心可与这些石头媲美。
【赏析】
《天台二章》共二首,这是第二首。诗中赞美了天台山的奇石,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之情。
首句“天台有方石,光洁宛如几”,是说天台山出产的石头,其形状方正、光亮如镜,就像古代的一种小而平的器皿“几”一样。“几”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放置,“光洁”则指光亮。
颔联“大者何嵓嵓,小者尽齿齿”,进一步描写了天台山的方石。“嵓”是指高大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大的岩石;“齿齿”是形容小石子密集排列的样子,就像细牙密布一样。这两句通过“大者”和“小者”的对比,突出了天台山方石的奇特造型,让人感到惊奇。
颈联“不是雕琢力,岂无神鬼庇”,则是在赞美天台山方石的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雕琢”在这里指的是人工加工,而“神鬼庇”则是指自然的力量。诗人认为这些方石之所以能够如此美丽,是因为它凝聚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神鬼的庇佑,而非人为之功。
尾联“南方有佳人,贞心与之比”,则是将目光转向了远方的美丽女子。这里的“南方”泛指中国,而“佳人”则是指美貌出众的女子。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美丽女子的赞赏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方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忠贞爱情的追求之意。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