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委羽阳,暮赴紫霄期。
南游岁向晚,恋此溪山奇。
终风豁初霁,阴谷雪已晞。
振策陟曾曲,薾然见茅茨。
疏凿信未伦,情景殊匪亏。
新松会多翠,远江亦不迷。
素月明当中,坐久生灵台。
少焉寒威重,尚觉阳气微。
良朋矢为好,兹生幸未衰。
本性苟可遂,毁车去何疑。
【注释】
委羽(wěi yǔ)阳:地名,在今安徽泾县。紫霄期:指紫霄宫,在安徽泾县。南游,指从北山到南游。终风,《诗经·小雅》篇名,这里指冬日的风雨。薾然见茅茨:《诗经·大雅》篇名,意为看到茅屋。疏凿,开垦。信未伦:实在不伦。匪亏,非亏损。新松会多翠,远江亦不迷:《诗经·大雅》篇名,意指远方的树木也会披上翠色。素月,白色的月光,明当中,明亮地照在中间。坐久生灵台:长时间坐在这里,心中生发出许多思绪。少焉寒威重,尚觉阳气微:不久寒冷的威势又加重了,还觉得阳气微弱。良朋,好朋友。矢,誓。兹生幸未衰:我的生命有幸没有衰败。本性苟可遂,毁车去何疑:只要本性能够实现,就不必再毁弃车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紫霄宫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丽高远。
首二句写诗人早晨离开紫霄宫,傍晚来到溪水边的山林,一路上所见所感。“朝发”两句写早晨离开紫霄宫,傍晚来到溪水边的山林。“朝发”即一大早出发,“暮赴”即傍晚抵达。“紫霄”,本为道家仙境之称,这里借指紫霄宫。“赴”通“赴”,到达之意。诗人一大早离开紫霄宫,傍晚来到溪山之中,一路上所见之景观与感受。“南游”三句写一路所见景色。“南游”,本意指南行或南归,这里指从北山向南游览。“岁向晚”,指年岁将尽,时光流逝。“恋此”两句写对溪水山林的眷恋之情。“恋”,留恋,依恋。“情”、“景”二字互文见义。“终风”,终风解冻,雪消云散。“豁初霁”,雨后初晴,阳光明媚。“阴谷”,山间低洼之地。“雪已晞”,“晞”同“曦”,日光也。“振策陟曾曲”,骑马登上曾经走过的山路。“振策”,扬鞭驱马。“陟”,登。“曾”,通“丞”。曾曲,即曾经走过的弯曲的道路。“振策陟曾曲”,意思是骑上马,走完曾经走过的山路。“薾然见茅茨”,“薾”,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茅茨”,草盖的房屋或门。“见”,看见。意思是风吹过草丛的声音中隐约看见茅屋。“薾然见茅茨”,意思是听到风吹草丛的声音中隐约看见茅屋。这四句写的是旅途中的自然景象。
五至八句写见到茅屋之后的感受、联想。“疏凿”三句,写看到茅屋后的感受。“疏凿”,开垦。“信未伦”,“信”同“申”。伦,类。“非亏损”,不是亏损的意思,而是说没有损失。“情景殊匪亏”,意思是眼前的情景和过去的情况完全不同。“匪亏”与上句“非亏损”相对应,都是说不是亏损,是不同凡响的意思。“多翠,远江亦不迷”,翠竹丛丛,远处江流也看得清楚。《诗经·大雅》中有:“瞻望弗如,群庶有孚。”意思是远望不如近察,百姓都诚实可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眼前的景象和过去的情景完全不同。“新松会多翠”,新长出的松树会有许多绿翠的颜色。“多翠”,多青绿色。“远江亦不迷”,远处江流也看得很清楚。“亦不迷”,也看得清楚。“素月明当中,坐久生灵台”,月亮皎洁明亮,照得整个天空都亮堂,坐久了,心中生出许多思绪。这两句写自己坐在茅屋中,仰望明月思考人生。“少焉寒威重,尚觉阳气微。”天气逐渐变冷,寒冷的风威重压下来,还觉得体内的阳气弱了一点。这两句是写自己坐久了以后身体感觉有点冷,而内心的温暖却减少了一些。
九至十句写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很高兴,但自己并不想毁坏车子。“矢为好”,发誓要交好的。“兹生幸未衰”,我这一生中有幸没有被衰败。“性苟可遂,毁车去何疑。”“性苟可遂”,如果本性能够实现,就不必再毁弃车子。这两句是说如果本性能够得到实现,那何必再去毁掉车子呢?这是说不要因为毁弃车子而使自己的本性受到损害。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很高兴,但自己并不想毁坏车子。“良朋”,好朋友。“矢”,发誓,约定之意。“兹生幸未衰”,我这一生中有幸没有被衰败。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非常高兴,但我并不想毁弃车子。这两句是说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时感到非常高兴,但自己并不想毁弃车子。
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和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