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车太行坂,北首入楚泽。
迷途不早悟,困顿安所适。
爵服载忧患,趋者何充斥。
流俗日向靡,胡为重濡迹。
京尘复何长,不见所缁白。
凡骀御文舆,赤骥且辟易。
谁能违众好,共整东山屐。
【注释】
驰车太行坂:在太行山的山坡上驾着车子疾驰。
北首入楚泽:向北驶向楚国境内的沼泽地。
迷途不早悟,困顿安所适:迷失道路,不能及早觉悟,困顿之中又到哪里去呢?
爵服载忧患,趋者何充斥:高官厚禄的人却心怀忧患,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为何这么多呢?
流俗日向靡,胡为重濡迹:世俗风气一天天向堕落,为什么还要追求荣华富贵的道路呢?
京尘复何长,不见所缁白:京城尘土再也不会久留,看不见那些身披黑衣、白衣服的人。
凡骀御文舆,赤骥且辟易:那些平庸的人驾驶着华丽的车子,那匹红马也会感到不安而避开。
谁能违众好,共整东山屐:谁能违背众人的好恶,共同整理起东山的草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辞别友人时写的一首赠别诗。全诗通过送别的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清高脱俗、不愿同流合污的志趣。
第一句“驰车太行坂,北首入楚泽”,写诗人辞别友人时的一幕。诗人驱车在太行山的坡上疾驰,向北驶入楚国境内的一片沼泽地,这里地势崎岖,荆棘丛生,但诗人仍意气昂扬,毫不畏缩。
第二、三两句“迷途不早悟,困顿安所适”写离别之后,朋友陷入困境,不知如何是好。“困顿”指困窘、失意,这里借指友人仕途不顺、处境窘迫。
第四、五两句“爵服载忧患,趋者何充斥”,写那些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人们,却心怀忧患,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为何这么多呢?“爵服”指高官厚禄,“趋者”指追求名利的人。“何充斥”即“何充塞”,言其众多也。
第六句“流俗日向靡,胡为重濡迹”,写世俗风气一天天向堕落,为什么还要追求荣华富贵的道路呢?“靡”是通“败”,“重濡迹”是说还重走旧路,即迷恋于荣华富贵之路。
第七、八句“京尘复何长,不见所缁白”,写京城里的尘土不会再久留,看不见那些身披黑衣、白衣服的人。“缁白”指黑白是非,这里借指有才德的人和无才德的人。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京城里那些身受恩宠的人早已沉沦了,他们哪里还能像你一样,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的本色呢?
最后两句“凡骀御文舆,赤骥且辟易”和“谁能违众好,共整东山屐”,写庸夫俗子驾车华丽车子,而那匹红马也会感到不安而避让开去。“文舆”、“赤骥”都是比喻,指华丽的车子和一匹骏马。“东山屐”指隐退山林的草鞋。“违众好”指违背众人的好恶,“共整东山屐”即共同整理起东山的草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那些庸俗的人驾着华丽的车子,那匹红马也会感到不安而避开,你怎能违背众人的好恶呢!
诗人在这首诗中,借送别友人之机,抒写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受和态度,表现了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