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邻牧马下阴山,西塞诸军永不还。
万里角声悲岁暮,三边烽火直函关。
浸淫已入襟㗋里,桴鼓深防霄汉间。
闻道凶门屡推毂,总戎何日斩楼兰。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 强邻牧马下阴山:强大的邻国在山下放牧马匹,这描绘了边境的紧张局势。
- 西塞诸军永不还:从西边要塞撤退的军队不再返回,意味着战争的持续和士兵的牺牲。
- 万里角声悲岁暮:从远处传来的角声在哀悼岁月的尽头,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 三边烽火直函关:边疆的烽火连绵不断,直达函关,强调了战事的激烈。
- 浸淫已入襟㗋里:战火已经蔓延到我的衣襟里,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破坏性。
- 桴鼓深防霄汉间:船鼓声在天空中回荡,暗示了战争的广度和深度。
- 闻道凶门屡推毂:听说朝廷不断派遣将领前往战场,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
- 总戎何日斩楼兰:何时能够总领军队一举平定叛乱,楼兰象征着敌人。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居夔州时期的心情。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一年多,但吐蕃、回纥却乘虚而入,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杜甫壮志难酬,晚年多病,心情抑郁,但仍关心国家的命运。此诗以回忆为主,通过描绘边境的紧张局势、战事的连绵不绝以及个人的生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和政治上的失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是杜甫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