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欲尽天气清,残月未上江犹明。
流萤渡水不一点,玄蝉咽秋无数声。
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
立罢西风夜无寐,吴歈袅袅感人情。
秋夜
注释:- 七月欲尽天气清:指农历的七月快要结束,天气也变得清澈。
- 残月未上江犹明:月亮还未落下,但江面依旧明亮如初。
- 流萤渡水不一点:指萤火虫在水面上飞舞,没有一点光亮。
- 玄蝉咽秋无数声:秋天的蝉叫声连绵不断,如同在吟咏。
- 独客尚未送贫贱:孤独的旅者还没有离开,因为还想着那些贫困的人。
- 四方况是多甲兵:四周的情况是战争频繁,到处都是兵器。
- 立罢西风夜无寐:等到西风吹起时,我无法入睡。
- 吴歈袅袅感人情:吴地的夜晚,月光柔和,让人感到人间的温情。
译文:
七月快要结束天气变清,残月还未落下江面仍然清晰明亮。萤火虫在水面飞舞没有一点光亮,秋天的蝉鸣声连绵不绝仿佛在低语。独自旅行还未离开因为还想着那些贫困的人,四周都是战争的情况到处都是战事。等到西风吹起时无法入睡只能静静等待,吴地的夜晚月光柔和让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和贫困的关注。首句“七月欲尽天气清”,以天气的清朗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残月未上江犹明”,利用残月未落、江面依旧明亮的意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哀愁的美。
第二句“流萤渡水不一点”,则用流萤点点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孤寂。而“玄蝉咽秋无数声”,则以蝉鸣声的连绵不绝,传达出深秋时节特有的凄凉氛围。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天气息的环境之中。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作为游子的孤独和对他人境遇的同情,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独客尚未送贫贱”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一方面他还未离开,另一方面他心中又充满了对那些贫困者的同情。而“四方况是多甲兵”,则直接点出了当时社会的战争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安与忧虑。
最后两句“立罢西风夜无寐”,则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感慨。尽管西风吹起了,但他依然难以入眠,只能静静地等待。而“吴歈袅袅感人情”一句,则通过对吴地夜晚月光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间温情的向往和珍视。这最后一句既是对前面诗句情感的收束,也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传达了诗人对战争、贫困以及人间温情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