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春风吹暮寒,月华光涌紫芝坛。
上卿剑履中宵出,大祀牛羊隔岁看。
早报简书回万乘,竟何斋沐散千官。
圜丘想像天威切,忝列鹓行夹道观。
【注】
南郊: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京城的南面郊外举行,所以称。
陈司马:指御史大夫陈希亮。
紫芝坛:皇帝祭祀时用土筑成的祭坛。
上卿:指宰相。
大祀:指宗庙祭祀。
简书:皇帝的命令文书。
万乘:指皇帝。
斋沐:沐浴更衣。
圜丘: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
鹓(yuān)行:鹓鶵鸟列队飞翔,比喻人排成一行。
【赏析】
这首诗是陈希亮的《奉和圣制改卜南郊陪侍陈司马》。此诗前半写皇帝南郊祭祀的情景,末句点明陪侍陈司马的原因;后半写陈司马陪同皇帝祭祀时的仪节,最后以君臣关系作结。
首联先从皇帝祭祀开始。“紫芝坛”,皇帝祭祀时用的祭坛。“月华光涌”是说月光映照在紫芝坛上。“暮寒”是说天气已冷。这两句写出了皇帝祭祀时的庄严、肃穆气氛,并交代了时间、地点。
颔联写皇帝祭祀时百官随从的情形。上一句“剑履”,指代高官。“中宵”,指深夜。这句是说,在深夜里,上卿率领百官随从出朝。下一句“隔岁看”,指祭祀活动不是在当年就进行,而要在隔年的春天才进行。这是说,皇上为了表示对大臣的恩宠,决定让大臣们在明年的春天去参加祭祀,而不是在当年的春天就进行祭祀。这两句写出了皇上对大臣们的恩惠,也表现出君臣间的密切关系。
颈联两句写皇上的旨意。“简书”,皇上的命令文书。“万乘”,指皇帝。这两句意思是,皇上命令陈司马回京后,要向皇上汇报工作情况,并散放给百官。这两句写出了君臣间的密切关系,也表现了皇上的恩宠。
末联写陈司马陪同皇上祭祀时的仪节。“圜丘”,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威切”,意思是皇帝的威严令人敬畏。“忝列”,意思是我有幸与您一同前往祭祀。这两句是说,由于皇上对我有恩惠,我有幸与您一起前往祭祀,因此感到十分惭愧。这两句写出了君臣间的关系,也写出了陈司马对皇上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