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使君今欲东,优钵花下行相逢。
西山爽气只自好,秣陵羽书犹未通。
征伐乱传车驾出,沅湘亦在风尘中。
冯良乘马如可弃,傍尔南州桂树丛。

注释:

  • 天宁寺:位于洛阳,是唐代的一座佛寺。送别地点。
  • 林德绪:人名,与诗题中的“林德裕”为同音异写。赴武当:赴任武当山,武当山在今湖北十堰附近。
  • 襄阳使君:即襄阳节度使(节度使为地方高级军事长官)。今欲东:今天要往东去。
  • 优钵花:一种花,产于岭南一带。行相逢:在路上偶遇。
  • 西山爽气:指华山的清爽气息。只自好:独自喜欢这里的风景。
  • 秣陵:南京的古称,在今南京市。羽书:军报,书信。犹未通:还未得到消息。
  • 征伐乱传车驾出:到处传来要出征的消息。征伐,征讨;车驾,皇帝的车舆;出,出去。乱传,随意传播。
  • 沅湘亦在风尘中:沅湘,指湘江和湘山,湖南一带,也在这里指战乱的年代,风尘,指战争。
  • 冯良乘马如可弃,傍尔南州桂树丛:如果能抛弃这匹马,就请它停在南州的桂树下吧。冯良,指诗人自己,冯是姓,良是美善的意思;乘马,骑马,代指诗人自己;如可弃,如果可以;尔,你;南州,指南方州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宁寺送别友人后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望。
    首联:“天宁寺送林德绪赴武当”,天宁寺是洛阳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而林德绪则要去武当山,这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人用“欲东”二字,写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颔联:“西山爽气只自好,秣陵羽书犹未通”,这句意思是说,华山的美景独自欣赏就好,但战火纷飞、消息不通的时期,还请友人多加保重。诗人以西山爽气来比喻友人的美好前程,以秣陵羽书来暗示战乱的年代,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颈联:“征伐乱传车驾出,沅湘亦在风尘中”,这句意思是说,到处都是征伐的消息,皇帝的车驾也被迫出动,而沅湘之地也正处在战乱之中。诗人用“乱传”、“风尘”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
    尾联:“冯良乘马如可弃,傍尔南州桂树丛”,这句意思是说,如果可以抛弃这匹马,就请它停在南州的桂树下吧。诗人用“冯良”来指代自己,用“南州”来指代南方的州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期待,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