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全盛日,泪下雍门弹。
王氏千秋后,劳歌玉树残。
寝园生兔穴,疑冢奠龙盘。
万仞莲花色,关河望已难。
【注释】
琅琊王墓:即琅琊王司马之墓。
雍门弹:指琴曲《雍门》中的“雍门遗音”。《汉书·艺文志》:“古者人长中寿,不过百岁,短者不过七十。今人得终其寿,百年余矣,欲极声乐,故传雅曲及古歌诗三百五篇。孔子观于鲁,诸侯拥以自卫,孔子乃论次旧闻,删其不与今世相合者,以为三百五篇,云:‘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乐自此可得而正矣。’”后因以“雍门遗音”代指《雍门》琴曲。
劳歌:哀伤的歌声。
玉树:比喻美男子。
劳歌玉树残:用“玉树”比喻美好的少年郎君,这里泛指美好的事物或人已不复存在。
寝园:墓地。
疑冢:疑是他人所建的坟。
龙盘:指坟墓的形状像龙。
万仞莲花色:形容莲花的颜色美丽动人。
关河:指黄河和长城。
【赏析】
这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点题,直书“琅琊王墓下作”,点明诗人在墓下作诗。以下四句,都是写景抒怀,从墓下望远,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过去的历史,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抒发悲慨之情。全诗语言质朴,含蓄蕴藉,情真意切。
首句点题,直书“琅琊王墓下作”,点明诗人在墓下作诗。这句是实写,但“田文”、“泪下雍门弹”,又暗寓着诗人自身的遭遇,这是虚写。
第二句承上起下。田文为战国时著名纵横家、辩士,善于说辞,曾游说赵王联合齐国抗秦,但最后被赵王处死。这两句是实写。但前一句“田文全盛日”,暗喻诗人自己年轻时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时候;后一句“泪下雍门弹”,则暗示诗人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剧命运。这是虚写。
第三、四句写墓中景象,并进一步抒感怀。“王氏千秋后”“劳歌玉树残”二句,化用典故。春秋时齐景公死后,其子晏孺子继位,太傅晏婴辅佐他,使国势蒸蒸日上。齐景公死后,晏婴立其长子悼公,晏婴称太傅,“劳歌玉树”。后来齐悼公被杀,晏婴逃到晋国,晋国国君尊他为上卿,他仍称太傅。“玉树”指晏婴的子孙。“劳歌玉树残”二句暗用这一典故,既指墓中死者已久,也暗示诗人自己虽受重用,却不得善终。
接着四句写墓中景致。“寝园生兔穴”,是说墓中草木丛生,兔子到处乱跑。“疑冢奠龙盘”,是说墓中好像有什么东西似的。“龙盘”指坟墓。“疑冢”是指墓中可能埋葬的是别人的尸体。这些描写,既表现了墓内荒凉冷寂的景象,也暗示出诗人自己一生坎坷不平的身世。
末联二句写远景。“万仞莲华色”,是说莲花万丈高,色彩艳丽,这里指莲花色泽鲜艳。“关河望已难”是说站在关河之滨远望,景色已难以辨认。这两句写诗人眺望远方的景象,也隐喻着诗人自身身处乱世,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以咏史寄兴为主,借咏墓事抒发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