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山忽破碎,突兀一峰青。
地脉蟠千里,神功辟五丁。
风云行殿合,松柏翠华停。
寂寞攀髯者,何人问夜扃。

谒昭陵

众山忽破碎,突兀一峰青。

地脉蟠千里,神功辟五丁。

风云行殿合,松柏翠华停。

寂寞攀髯者,何人问夜扃。

注释:

  • 谒昭陵:拜访或祭拜昭陵。
  • 众山忽破碎:形容昭陵周围的山峦在云雾中仿佛被震裂了一般。
  • 突兀一峰青:描述山峰高耸入云,显得格外突出且颜色为青色。
  • 地脉蟠千里:大地的脉络延伸千里,象征着山脉的连绵不断。
  • 神功辟五丁:指昭陵的神迹能辟除五丁之难(传说中的五个难以对付的敌人),表现出其神秘的力量。
  • 风云行殿合:描述风云变化时,宫殿似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显得和谐。
  • 松柏翠华停:松树和柏树的绿意盎然,如同华丽的装饰物般点缀在宫殿周围。
  • 寂寞攀髯者,何人问夜扃:独自攀援长须之人,询问为何夜晚仍然关闭宫门。这里可能指的是对昭陵秘密的好奇或是寻求解答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对昭陵的描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昭陵的壮丽景象以及它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诗中的“群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而“突兀一峰青”则描绘出昭陵的特立独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着,通过对“地脉蟠千里”和“神功辟五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昭陵历史和传说的兴趣,同时也透露出对其力量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风云行殿合,松柏翠华停”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寂寞攀髯者,何人问夜扃”则带出了诗人对于昭陵秘密的好奇和探求,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整首诗既有宏大的自然景象,又有细腻的人物心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