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奉皇命,驾言往藩方。
朱衣炫朝暾,玉节明秋霜。
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
貤封及二代,丘原贲龙章。
林峦改颜色,草木增辉光。
父老携儿童,争观填道旁。
问公何以然,渥恩异寻常。
公本清庙器,誉望倾班行。
明时典邦礼,淳风还虞唐。
圣心夙简在,宠数且未央。
四牡蚤还朝,钧衡待岩廊。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送焦亚卿奉使宗藩兼便道过家焚黄
肃肃奉皇命,驾言往藩方。
朱衣炫朝暾,玉节明秋霜。
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
貤封及二代,丘原贲龙章。
林峦改颜色,草木增辉光。
父老携儿童,争观填道旁。
问公何以然,渥恩异寻常。
公本清庙器,誉望倾班行。
明时典邦礼,淳风还虞唐。
圣心夙简在,宠数且未央。
四牡蚤还朝,钧衡待岩廊。
【注释】:
- 奉皇命:指奉命出使。
- 驾言往藩方:驾言,即车驾。往藩方,到边远之地去。
- 朱衣炫朝暾:朱衣,即朱红色的衣服。炫,炫耀。朝暾,即早晨的阳光。
- 从容使事毕:从容,即不慌不忙的样子。使事,即出使办事。
- 昼锦:白天身穿锦绣衣服,形容富贵显达。过故乡:路过自己的故乡。
- 貤封:古代的一种封爵,即因功封侯。
- 丘原:山丘的原野。
- 淳风:纯正的风气。还虞唐:回到唐朝时的风俗。
- 圣心:皇帝的心。简在:简明易懂的意思。
- 宠数:宠爱的程度。未央:没有结束的意思。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李白。全诗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好友焦亚卿出使边疆的深厚情谊。
第一句“肃肃奉皇命”,直接点明了主题——奉命出使。这里的“肃肃”形容使者的庄重与威严,而“奉皇命”则表明了使命的崇高与重要。紧接着,诗人以“驾言往藩方”描绘了使者即将踏上征程的场景,展现了一种离别之情。
第二句“朱衣炫朝暾”,通过“朱衣炫朝暾”这一形象的描述,诗人不仅描绘了使者身着华美的官服,还暗示了其地位之尊贵。而“玉节明秋霜”则进一步强调了使者的威严与庄重。这两联通过对使者身份、服饰的描绘,为下文的送别场景做了铺垫。
第三联“从容使事毕,昼锦过故乡”则转入送别环节。在这里,诗人以“从容使事毕”形容使者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而“昼锦过故乡”则表达了对使者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同时,“昼锦”一词也暗含了使者的身份地位,使得整联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深意。
第四联“貤封及二代,丘原贲龙章”则是诗人对焦亚卿的赞誉之词。“貤封”指的是受封赐的爵位,“二代”则是指代子孙后代。而“丘原贲龙章”则形象地描绘了焦亚卿家族因他而荣耀昌盛的景象。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焦亚卿的卓越才能,也表达了对其家族的祝福与期待。
第五联“林峦改颜色,草木增辉光”则是对焦亚卿出使边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的描述。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林、河流等自然景物都赋予了情感色彩,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草木增辉光”也暗示了焦亚卿出使带来的繁荣景象。
第六联“父老携儿童,争观填道旁”则描绘了一幅热闹的送别场景。在这里,“父老携儿童”形象地描绘了当地百姓对焦亚卿的热烈欢迎与支持,而“争观填道旁”则表现了人们对此事的高度关注与期待。这一句既体现了焦亚卿在当地的影响力,也展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七联“问公何以然,渥恩异寻常”则是从百姓的角度发问。这里的“问公何以然”既表达了百姓对使者的好奇与期待,也暗示了他们对使者此行的期望与信任。而“渥恩异寻常”则进一步强调了使者此行的特殊地位与重要性。
第八联“公本清庙器,誉望倾班行”则是对焦亚卿的评价之词。“清庙器”指的是高尚品德之人,而“誉望倾班行”则意味着焦亚卿的声誉与威望极高,堪比朝廷重臣。这一句既赞美了焦亚卿的优秀品质,也表达了对他前途无量的期许。
第九联“明时典邦礼,淳风还虞唐”则是对焦亚卿使命的肯定与期望。这里的“明时典邦礼”指的是在清明的时代执掌国家的礼仪制度,而“淳风还虞唐”则意味着要继承唐朝的优良风气,使之得以传承与发展。这一句既体现了对焦亚卿使命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其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期望。
第十联“圣心夙简在,宠数且未央”则是诗人对焦亚卿未来的祝愿与期许。这里的“圣心夙简在”指的是皇帝的心思早有定论,而“宠数且未央”则意味着对焦亚卿的宠爱程度将会持续长久,不会结束。这一句既表达了对焦亚卿的祝福与期许,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第十一联“四牡蚤还朝,钧衡待岩廊”则是诗人对焦亚卿归程的描写。这里的“四牡”指的是四匹骏马驾车,象征着出行;“早还朝”则暗示了焦亚卿将很快返回朝廷;“钧衡待岩廊”则表示朝廷已准备好各种设施供他使用,等待着他的到来。这一句既展现了焦亚卿的荣耀与权势,又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