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阳来朔漠,刷羽泛潇湘。
只恐音书断,宁辞道路长。
塞云迷远阵,江月引疏行。
到处多矰缴,休言足稻粱。
【注释】
1.秋雁:指秋天南归的雁鸟。
2.朔漠:北方沙漠地区。
3.潇湘:湖南地名,即潇水和湘江一带。
4.音书:书信,消息。
5.宁:宁愿,哪能。
6.塞云:边塞上空的云雾。
7.远阵:指遥远的战场,这里指战争。
8.疏行:稀疏地排列。
9.矰缴:用丝绳制成的箭。
10.稻粱:谷子,泛指庄稼。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之情和对国家战事的忧虑。全诗以”秋雁”为题,描绘了一幅秋雁南归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战事的关注。
第一句”随阳来朔漠”, 描述了秋雁随着阳光飞向北方沙漠的景象,这里的“朔漠”指的是北方沙漠地区,暗含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第二句”刷羽泛潇湘”,描绘了秋雁在潇湘江面上飞翔的情景,这里的“潇湘”指的是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江一带,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所在地区的了解。
第三句”只恐音书断,宁辞道路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他担心朋友因为战事而无法收到他的信,所以他宁愿选择长时间的旅程也不放弃联系。这里的“音书”是指书信,而“宁辞道路长”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路途艰辛的淡然看待。
第四句”塞云迷远阵,江月引疏行”,描绘了边塞上的云雾和长江上的月光,这里的“塞云”和“江月”分别代表了边塞和江水,寓意着诗人对国家战况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期望。
最后一句”到处多矰缴,休言足稻粱”,描绘了到处都是用来捕捉鸟儿的弓箭和陷阱,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困苦和灾难。而”休言足稻粱”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忧虑,他认为国家的安宁才是最重要的。
这首诗以秋雁为主题,通过对秋雁南归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对国家战况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意蕴和艺术魅力。